一旁圍著的弟兄們聽了都頭的話,都情不自禁一陣歡呼,大夥兒相互吹捧著,盡情的開著玩笑,同時也打趣著任遂安,說是回到河北後讓他擺酒請客。
任遂安倒是不在乎那點賞錢,但甲都能夠策勳一轉,這卻是好事,讓他欣慰不已。雖然他不是很清楚具體怎麼評定功勞,但教化司考功處頒布的規定卻是所有軍官士兵都知道的,甲都策勳一轉,就意味著全都每個士兵記功一級,當然不是說平均到每個士兵都會記功一級,甲都會分配到一百級軍功,至於都隊裏每個士兵怎麼分這一百個軍功,則由參軍召集夥長以上軍官共同議定,功勞大的士兵也許能分兩到三級,功勞少或者沒有軍功的,則一級都分不到。參軍會在戰後給每一個士兵的花名冊後麵追記軍功,士兵的軍功累積到十二級,則能晉銜一等。
比如任遂安,他現在是列兵,還有一個月才能晉升為輔兵,如果能夠提前累積十二級軍功,他就能提前晉升為輔兵,不必等到規定的六個月。當然,他也可以選擇暫時不晉升,熬到六個月以後再提出以軍功晉銜的申請,那麼他就可以立刻再從輔兵轉為正兵。
事實上,從天複三年這套軍功晉銜方式頒布後,很多立功的士兵都一直壓著自己的晉銜申請沒有上交,他們想要熬到轉為正兵之後再提出申請,這樣便可一步而入軍官行列——前提是他們必須通過軍校的學習考核。由列兵升作輔兵、再到正兵,可以通過熬時間的方式來晉升,但由正兵升到陪戎校尉,則必須有十二級軍功才行。
當然,就算通過不了白狼山軍校的考核也沒關係,他們可以走另外一條道路,即轉為士官,同樣可以繼續晉銜,直到成為一級士官,享受昭武校尉的待遇。
按照都頭和參軍所說,甲都此戰應當策勳一轉,那麼任遂安所在的夥當記首功,也就意味著任遂安至少能夠記功兩級,這是個相當令人欣喜的消息。
都頭又向王醫護問了問任遂安的傷情,聽王醫護說不是大事,七天後就能見疤,便也放心下來。
任遂安的肩傷確實不礙事,除了左胳膊暫時不能動彈外,行走進食都很順暢,隻不過騎馬之時仍舊會牽扯傷口,所以不能快速疾奔。其實這也就相當於任遂安失去了戰力,之後的戰鬥就不能參加了,這一點令任遂安有些悶悶不樂。
吃過晚飯,傳令的騎兵從黑夜中返回來,帶回了趙指揮的軍令。都頭、參軍和兩個隊正聚在一起商議片刻,便立刻下令移營。甲都移營的目的地並非原定宿營地,而是向北,更靠近濟水岸邊。全都百名騎兵點燃了一支火把,在夜幕中徐徐而行,也不知行了多久,終於找到一個廢棄的村落,都頭一聲令下,今夜便在此歇宿。
第二天天亮之後,全都弟兄就在這裏等候,哪兒也沒去,隻是時不時有傳令騎兵從村子裏離開,又或是從外麵返回。到了晌午時分,村外響起了馬蹄聲,卻是趙指揮集合了中路和南路的丙都、丁都,一起趕了過來。
午餐用罷,村子裏一片馬嘶人叫,騎兵營開始整理戰甲器具。按照昨天被俘的宣武軍供述,宣武軍騎兵在濟水南岸建立了一個隱蔽的歇宿地,趙指揮準備將其搗毀。因為是奇兵突襲,所以任遂安無法跟上行軍,隻得留在村子中等候,同時留下的還有另外兩名丁都的弟兄。
丁都昨日同樣遇到了宣武斥候,但因為靠近淄州戰場,所以沒能將宣武斥候留下來,隻取得了斬首三級的戰果,最終讓宣武斥候逃了回去。這兩名丁都的弟兄也是傷兵,傷勢不大,一個左腿上挨了一刀,另一個卻是腳踝扭了,卻是不小心躲避箭矢的時候從馬上摔了下來。他們和任遂安一樣,騎馬可以,但急行軍不行,所以隻能被留在這裏,同時也算是騎兵二營留在這個方向的警戒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