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南北戰策(三)(1 / 2)

九月二十日這天,在襄垣以北、南溝河以南這處無名平原發生的戰鬥,是這個時代最大規模的騎兵決戰。兩支素以騎戰聞名天下的軍隊在這個無名平原一共發動了兩次衝鋒,第一次是周德威所指揮的河東騎兵,他們以三千五百騎兵力向對麵的六千騎進行衝擊,希圖以黑鴉軍的騎戰能力衝垮對手。

不得不說,黑鴉軍威震天下的名頭不是白給的,在周德威的率領下,他們的突擊令迎戰的懷約聯軍很是陷入了被動,論起馬上撕殺的經驗,他們完全不在以草原牧民為主的懷約聯軍馬廂之下,論起悍勇,則更在其上。

解裏以近乎兩倍的兵力將黑鴉軍裹住,但卻發現對方那股決死的氣概是無論如何不可輕纓的,尤其是周德威親自率領的前軍箭頭,雖然損失慘重且衝擊的速度越來越慢,卻依舊義無反顧地拚命向前,生猛程度甚至一度讓向來軍令森嚴的己方騎隊都止不住後退的趨勢。

所以一經接觸,解裏便打消了將其包圍的念頭,不停的調動一支支騎隊在正麵進行阻擋。

第二次衝鋒則由燕軍方麵發動,在軍統製趙霸的率領下,趙州軍萬騎出現在了戰場之上,向著黑鴉軍騎兵發起了衝擊。他們的衝擊時機拿捏得恰到好處,正好打在黑鴉軍分兵作戰的節骨眼上,已經衝入懷約聯軍騎陣之中浴血搏殺的周德威回頭看到這一幕時,隻能發出絕望的長歎,他完全想不明白,燕軍何時擁有了如此大規模的騎兵!

趙霸手上使用的是老趙家家傳的棗木楊幹槊,據說當初趙元德打製這柄長槊時耗時七年之久。他親自衝在第一線,一直殺到黑鴉軍麵前時,還能看到眼前的黑鴉軍騎兵驚駭的麵孔。他腋下緊了緊槊杆,槍頭直接紮進了那名黑鴉軍騎兵的胸膛,槊尖受槊翼阻隔而沒有繼續深入,隻是入肉三寸——這個深度足以致命且不傷兵刃,是騎戰用長槊的特點。

感受著槊尖入體的瞬間,趙霸右肩向下輕壓,槊杆爆發出極強的韌性,形成一個向上蹦起的圓弧,對麵的黑鴉軍騎兵立刻被這股巨大的力道斜著彈飛出去,空中灑出一片血霧。

隨著趙霸的一馬當先,如洪流般的趙州軍騎兵緊隨他的身後撞了進來,前排騎兵按照標準戰術操作連發三弩,射倒大片黑鴉軍騎兵,隨即他們拋下手弩,操起騎槍向著前方的黑鴉軍紮去。

騎槍的使用與長槊不同,騎兵使用的騎槍更近似於一次性兵刃,一旦騎槍紮中目標,持槍的騎兵必須立刻撒手,否則會被槍杆上傳回來的力道震傷,有許多剛剛學習騎戰的新兵開始的時候甚至會在訓練中直接被震脫肘腕等處關節。

當然,也有很多騎戰技藝很強的軍士可以多次使用騎槍,他們往往選擇敵人的咽喉處下手,這裏的反震力道不強,槍尖會直接從脖頸後紮出來,這時候隻需要手腕一抖,騎槍就能從脖頸裏拉出來。能夠這麼使用騎槍的軍士很少,所以大多數騎兵在配備一支騎槍的同時,還會挎上一柄馬刀,這柄馬刀是接下來繼續作戰的主要兵刃。

趙州軍萬騎衝鋒的效果是毋庸置疑的,黑鴉軍再精銳,也擋不住這股狂濤般的洪流。實際上以多勝少才是戰鬥的常態,在這處襄垣以北的無名平原也不外如是。

周德威率十餘親衛左衝右突,但周圍全是燕軍騎兵,哪裏突得出去。此刻,已經有大隊大隊的黑鴉軍拋下了兵刃,下馬向燕軍投降。至此,周德威已知自家結局。

趙霸和解裏在軍士們的簇擁下來到了周德威被困的小山崗下,趙霸大笑著問:“上麵可是周德威?”

周德威望著崗下幾十步外的對手,抱拳致意:“某便是周德威,對麵可是趙統製和耶律統製?”

解裏不善言辭,也不理睬他,隻趙霸笑嘻嘻的答複:“正是某等二人,姓周的,束手吧,某家殿下寬宏大量,或許饒恕了你也未可知。”

周德威歎道:“早聽說河北富庶,卻不知騎士如此之眾,某敗得不冤。但既受王爵,焉能乞首臣服?趙統製此言就不須再說了。隻某有一言,懇請二位將軍呈燕王殿下俯允,河東將士俱是精卒,或可一用,盼貴軍能善待之。”

趙霸和解裏對視一眼,兩人都點了點頭。他們其實也明白周德威的意思,周德威、李嗣昭、李嗣源都是一樣,受過封國之爵,位份已在君王之列,此等人物就算歸降,恐怕最後結局也不會太妙,曆來當國者,對這種人能夠真心容忍的又有幾個呢?更何況眼前這位,受封的又是晉王,同時還是李存勖的仇家,如果真個善待了他,對李存勖這幫河東親燕派又該如何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