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憑無據還沒有聲張地權之人,難道不是無主之物……”劉協明知顧問的說道,荀攸也隻好退回去了,陛下這是鐵了心要辦呐。
這個時候,那些逃難走的世家,地主們哪有可能返回來,就是等一年半載也不一定能返回來,最重要的是,如果朝局不穩,洛陽附近繼續戰亂下去,他們也不敢回來。
當然劉協也不可能真的一口氣吃得幹幹淨淨,不然世家們要跟他拚命,投效到各大諸侯去了,所以又道:
“不過荀愛卿言之也有些道理,偌大的司州不可能都是無主之物,這樣傳召天下,二個月之內如有人聲張地權,拿出地契,經審核通過後,承認其地有主,發與新地契,不過在收到新地契之日起,三個月內要恢複其地生產,否則仍視之為無主。
還有!為防有人假冒伸領,地契一律以官府案存為準。”
當下就有大司農下的一個官員出來說道:“陛下!董賊焚毀京城時,大司農卷房的多數卷宗多有移失被焚,猶以威宗之後甚多。”
眾臣一聽,紛紛投去讚許目光,小子幹得不錯。
騙鬼呢!董卓走的時候,明明帶走了大批資料典籍,劉協吐槽了一下,也不知道他的話是真假,還真有點犯難了,自己剛想出來的好主意就這麼給堵住了,不行!
不能妥協,最後一咬牙道:“既然威宗這後的卷宗多有焚毀移失,那就按威宗之前的地契核對吧,不過這樣怕是有些人心生不滿,畢竟地契也會隨著時間更換的,為防出現一地多契,那就統統以世祖皇帝在位時的卷宗為基準吧,這樣就公平公正公開了。”
噗!
不少大臣看到劉協那天真燦爛的麵孔,氣得快吐血了,真的為那些逃走的世家默哀。
以世祖光武皇帝劉秀時代為準,那是剛開國呀,有多少人家壓根沒在洛陽置辦地產,更不要說那些兼並的土地了。
就是當時有地產的,那時國家正興興向榮,世家的地與今相比那是九牛一毛,十分之一都不到。
“好了,這事就這麼定了!眾卿趕緊去辦吧。”劉協宣布散了,提醒眾人有朋友的趕緊寫信通知那些流落各諸侯的人回來吧,趕緊拿地契過來核對。
不然二個月之後毛都沒有一根了。
劉協先出了軍帳,心裏莫名的有些煩憂,腦海裏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冒出李白的一首詩,忍不住輕喃了起來: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初平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眾人正要離去,冷不丁聽到天子在帳外念起了詩,那抑揚頓挫,那股帶點憤世嫉俗,猛然直擊他們的內心,全都停止了任何動動,如定格一般。
腦中細細回味詩意,不由顫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