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老謀朱儁忠心在
回了城簡單設宴慶祝一下,眾臣散去,劉協獨留下朱儁,又聊了很多事情,朱儁對劉協的問題是有問必答,一一為他解惑。
“愛卿!你久在關東一地,當對天下之勢大有了解,不知你對天下局勢有何看法,大漢是安是危?”劉協想看看朱儁對關東諸侯是一種什麼態度,畢竟這兩年來他跟關東的軍閥聯係密切。
談到關東諸侯朱儁沉吟了起來,並沒有像剛才那樣直接了當的回答。
“陛下你心裏是否還信關東!”朱儁想了想反問了一句,要知道關東某些人在劉協還是董卓傀儡的時候就想廢了劉協,立劉虞為帝,天子必然會對此事有所厭惡。
劉協也不表態反問道:“愛卿,你覺得我該信關東嗎?”
雖然劉協沒有回答,但是反問的語態朱儁算是知道了,也就放心了,當即拜道:“陛下,關東可信也可不信,天下現今動蕩不安,各地州郡兵戈相向,已成莽禍新亂,陛下當自謀圖強。”
“哦!愛卿跟朕好好說說,何為可信與不可信,何為自謀圖強。”劉協發現朱儁並非想像的跟關東諸侯很親近。
朱儁這才解釋說:“可信者徐州陶公,其心忠於大漢,然無具頂立之才,可信卻無可用;袁氏一族皆不可信,豺狼之心最盛;宗室之輩皆為固守之臣,對陛下當無大礙,亦如雞肋;其餘眾者也是野心不減或可依於陛下,仍不可信,但可用。”
“那愛卿你對曹操如何看!常聽人言其忠於大漢,董卓做亂,其最先起兵反懂……”劉協想了想又問。
這下朱儁沉吟,苦笑一聲帶著勸慰的意思道:“陛下,當知道名儒大士許劭對曹操的評語——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陛下還需知曉,無關東起兵,便無諸多戰亂……”
朱儁說到這裏就沒說了,就看皇帝的理解了。
劉協哪裏不明白,說得好聽關東十八諸侯伐董,其實他們伐的是大漢呀,在是給大漢的根基最後的至命一擊,他們會不明白聚眾兵將引起的問題,會給大漢帶來滅亡,其實這遠不是表麵上看的光明,暗中包藏禍心。
朱儁雖然思想老成,進取不足,但有一點不可否認,作為漢未三名將,他的謀略是很強的,而且基本沒有出過錯,很有老謀深算的味道。
所以劉協內心大喜,正如那句話說得,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畢竟朱儁經驗豐富,可以交給年輕人的很多,未來要是成立一個講武堂之類的機構,他就是可以去當教授校長培養後備人才。
劉協直點頭,朱儁又道:“陛下臣在中牟之地,雖有心西進,然兵力多仰仗關東,糧草亦然,遂始終無力與西涼諸匪一決高下,所以臣一直在想,如果還是先帝之時,臣有北軍支柱,兵源糧草,何需關東,早將陛下迎回,誅剿懂賊了。”
雖說朱儁說得有點誇大,假設高估了,不過劉協還是很讚同的,這幾年想必朱儁也在關東看透了關東各諸侯,心中憂慮不斷。
假設關東齊心,三個董卓都滅掉了,何至於讓天子親自除賊,親征東來,獨自力戰十萬西涼軍。
所以說朱儁雖然與關東各家都保持密切聯係,卻早對各方失去信任了,這幾年他像乞丐一樣獲得各方的施舍維持那微薄的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