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夏原吉諫阻北征(1 / 2)

在如此情況下,明成祖派遣26名官員安撫軍民,讓他們去民間體察民情。在永樂十八年十月,古麻剌朗國王斡剌義亦敦奔率妻子、陪臣一行隨太監張謙向永樂朝廷上表貢方物。永樂十九年正月初一,大明帝國萬邦來朝。在這一年的新年之日,來自亞洲、阿拉伯、非洲和印度洋各地的國王和使臣們聚集於宏偉的北京城向明成祖朱棣宣誓效忠。一支靠指針標明航向而航海的巨型艦隊,帶著這些統治者和其使臣們來向皇帝進貢,並且讓他們目睹了雄偉神奇的都城—紫禁城的落成典禮。至少有28個國家的首領在場,不包括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拜占庭皇帝、威尼斯總督以及英王、法王、西班牙王和葡萄牙王。他們沒有被邀請,是因為這些國家落後,缺乏了貿易的貨物或有價值的科學知識以供交流而被排在天朝皇帝範圍之外。大明帝國的強盛,讓二十八個國家看到大明盛世的空前壯舉,明成祖組織一百多萬軍隊在這裏演練,讓各國使臣看到後都驚歎不已。同年四月二十四日,斡剌義亦敦奔在歸國途經福建時,不幸病故。明成祖朱棣遣禮部主事楊善諭祭,賜諡康靖。並命地方官以王禮治墳塋於福建茶園山安葬,由其子剌苾嗣古麻剌朗接任國王,並率眾歸國繼位。

五月二十九日,交趾總兵官、豐城候李彬上言道:“交趾新附,基地荒遠,運輸不方便。請依各都司、衛、所例,分軍屯田,以供糧餉。

按其所處位置的險易輕重,來分屯守征調的多少。交州左、右、前、中衛及鎮夷衛、昌江衛、清化衛等七人,官軍以一分屯田,九分備征守。土軍七分屯田,三分備征調。交州後衛、三江衛、市橋千戶所,官軍以二分屯田,八分備征守。土軍八分屯田,二分備征調。屯田每人歲征稻穀三十五石,乂安、新平、順化三衛,官軍三分屯田,七分備征守。土軍六分屯田,四分備征調。演州、南靖、新安三千戶所,官軍全不屯田,土軍

三分屯田,七分備征調,屯軍每人歲征稻穀十八石。明成祖召集大臣在大殿商討此事,太子朱高熾說:“父皇,李將軍所言,正是解決運輸的問題。”明成祖說道:“各位愛卿,以為如何?”大臣們附和說道:“臣等附議。”於是,明成祖詔令實行此法。此時,寧王朱棟梁懷著愛國之心,上表朝廷希望皇兄能讓他重新鎮守邊疆,明成祖對其仍然猜忌不敢重用,將此事壓了下來。

寧王朱棟梁知道無法讓明成祖對其釋疑,也隻好安分守已做好藩王的本分。寧王朱棟梁對侍衛燕子獻非常信任,讓燕子獻將書信交給當時鎮守邊關的將領李彬等人,李彬對燕子獻說道:“這信是你們王爺寫的。”

燕子獻說道:“沒錯,這信是王爺寫的,希望將軍要做好防備。”李彬作躬說道:“那就多謝王爺提醒,末將感激不盡。”燕子獻說道:“那屬下告辭了。”李彬說道:“英雄莫急。”接著,李彬想送些美女服侍燕子獻,燕子獻婉言謝絕說道:“多謝將軍好意,我已經有妻室,屬下不能笑納,還望將軍海涵。”李彬說道:“果然是真英雄。”

李彬高興之下,下令設宴款待俠士燕子獻。李彬對燕子獻非常欣賞,希望能來軍中效力。燕子獻喝完酒後,笑著對李彬說道:“我知道將軍想留我在軍中效勞,可是我發過誓言要永遠追隨王爺,一生都不背叛王爺。”

李彬沒想到此人如此忠誠,李彬隻能和他送別。燕子獻說道:“多謝將軍成全,屬下告辭。”燕子獻騎上馬,對李彬說道:“將軍是真漢子也。”

燕子獻快馬加鞭,數日後返回寧王府。寧王朱棟梁洞悉一切事情,知道李彬會籠絡自己親信,但是表現得一點也不在乎。朱通向燕子獻行禮,說道:“師父,怎麼去那麼久也不回信。”燕子獻將馬牽到馬圈裏,拴好繩子,說道:“你有什麼好擔心的,我的武功你還擔心嗎?”朱通說道:“師父武功自然厲害,可是王爺還是擔心你。”

燕子獻說道:“你說的對,我該給王爺交待。”燕子獻走到王爺的書房,在寧王朱棟梁麵前跪下說道:“屬下來遲了,讓王爺擔心了。”寧王朱棟梁說道:“燕護衛,趕快起來吧!”燕子獻說道:“你不擔心屬下背叛你嗎?”寧王朱棟梁說道:“你的事情本王都知道了。”燕子獻說道:“屬下多謝王爺信任。”寧王朱棟梁說道:“是本王多心了,還暗中調查燕護衛的行蹤,本王慚愧了。”

燕子獻說:“王爺此舉沒有什麼不妥。”寧王朱棟梁說道:“沒事,你就先退下吧!”燕子獻說道:“屬下告退。”在月圓的晚上,王妃王嬙來書房看望寧王,寧王朱棟梁拿著書在看,感覺自己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