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曆史蒙太奇(1 / 2)

事情的發展,比李憲想象中更加嚴重。

當石古乃帶領手下五十名騎兵一聲呐喊,再次往山窪裏麵收縮的時候,蕭姵此前的推測變成了現實,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

天成縣方向突然出現上萬步兵蜂擁而來的時候,李憲看見了董龐兒的真正實力。

與此同時,他還看到西南方向的拐角處、東南天成縣方向、東北白羊口方向出現了女真韃子的三路騎兵,總兵力不下五千人。

事實擺在眼前,董龐兒的主力部隊早就已經占領了天成縣,眼下的上萬人是被敵人趕出來,然後全部掉進包圍圈。

一萬多步兵,而且還是兵器都不齊備的烏合之眾,掉進五千騎兵的包圍圈中,結局已經不用想了。

逃命,這是任何一個人麵臨危急關頭首先想到的問題,董龐兒自然也會第一時間想到。

當“扶宋破虜大將軍”的戰旗甩在地上的時候,李憲就知道董龐兒的這支所謂的軍隊完蛋了。

逃命僅僅是一個想法,要把這個想法變成現實,那是另外一個問題。

戰鬥不是一個人的事情,而是像兩個人下棋一樣。高手下棋算路精深,走一步看三步甚至更多。

就下棋而言,董龐兒絕對是下一步看一步的初學者,自然每一步都落在對手的算路之中。

曆史上的完顏宗翰,能夠把大遼、大宋的眾多高手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對戰局的策劃能力絕對有獨到之處。

董龐兒手下人數占優勢,但都是步兵,和五千精銳騎兵硬拚肯定是不行的,比較平緩的三個方向都有敵人,唯有西北方向是大山。

騎兵在平原上厲害,爬山肯定不行。至少董龐兒是這個想法,所以他一聲令下,一萬多人衝向大山。

這個決定放在夏天當然最好不過,能夠利用密林和敵人周旋。可惜現在是冬天,平地積雪超過三尺。背風麵的東南山麓積雪更深,所有的山穀都被積雪填平了。

李憲額頭冒汗,就是因為董龐兒所部已經沒救了,除了投降之外根本逃不出去。

根據金史記載:“及董才降,益知宋之地裏。”因此,完顏阿骨打和完顏宗翰最後下定決心攻打宋朝的主要因素,就是眼前這個董龐兒投降。

董龐兒最後被金國賜國姓完顏,可見他給金國立下的功勳絕對非同凡響。

“老子並不是超人,也不是神仙。就算沒有受傷,孤家寡人也不能把董龐兒從千軍萬馬中救出來。這家夥根本沒有拚死一搏的決心,說明他就是一個投機分子,那隻好對不起了。”

董龐兒大軍拚命向摩天嶺東北側山穀湧過去的同時,李憲扔下莫名其妙的蕭姵,再度沿著山梁向西南主峰狂奔。

他的目標是摩天嶺主峰上的突出部,似乎是天外來石給摩天嶺戴了一頂帽子,帽簷仿佛老鷹的尖嘴。

在人類曆史上,一千年很漫長。但是在地殼活動中,一千年大概相當於百分之一秒。

這個地方李憲一千年之後來過,帶領自己的偵察連在這裏進行過模擬實戰演習。現在除了多出無數巨大的古樹之外,地形地貌並沒有什麼變化。

李憲的目的很明確:既然不能為我所用,也不能為敵人所用,那就隻能殺掉!

一個走直線,一個走弧線,結果李憲雖然左腿不是很方便,但還是在千鈞一發之際趕到了前頭。

一萬多人呐喊著沿巨大的山穀蜂擁而上,已經造成大地微微顫抖,古鬆都開始往下落雪花。

李憲停在鷹嘴西北側一棵巨鬆下麵,這裏是山脊,沒有積雪,距離鷹嘴已經不到一百米。

鷹嘴尖下麵懸掛著玻璃窗一樣的冰簾,這在李憲的預料之中。

靠在巨鬆之上深呼吸一分鍾,讓體力恢複到最佳狀態,李憲左手托弓,右手三指摸出一支狼牙箭搭在弦上。

“老子從來不相信鬼神,所以平時不燒香。但今天臨時抱佛腳,老子破例祈禱一次。不管你媽的是哪路神仙,隻要能夠保證這一箭震斷冰簾,老子絕對給你磕仨響頭!”

仿佛道士臨場做法一般口中念念有詞,李憲已經用盡全身之力,左手往前猛推大弓的望把,右手三指扣住弓弦往後一帶一鬆。

弓開如滿月,箭去似流星。

狼牙箭呼嘯著離弦而去,帶著李憲的全部希望。

七八十米,相當於一百二十步左右的距離,實在是有些遠了。可是李憲沒有辦法更進一步,因為前麵沒路,而是一道斷崖。

也正是因為這道斷崖,才會在山下形成一條巨大的山穀。

叮——狼牙箭撞在冰簾上,果然像小石頭撞到玻璃發出清脆的聲音。

咯吱——冰簾發出令人起雞皮疙瘩的聲音,仿佛一個人在夢中磨牙。

李憲第二支箭恰在此時趕到,叮的一聲響過,整個冰簾終於有了更大的動靜。

哢嚓,哢嚓——冰簾產生裂痕的聲音在李憲聽來,那絕對比天籟之音要動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