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改行當善人(2 / 2)

戰場急救措施這是偵察兵的必備技能,對付脫臼更不在話下。

口中說話的同時,李憲已經完成矯正,讓那個傷員驚為天人。

李憲很快弄來一根帶杈的樹枝當拐杖,讓傷員情緒更加激動。

呯呯呯,傷員翻身給李憲磕了三個響頭:“郭小乙對天發誓,一輩子給大哥牽馬墜蹬。如違此言,天打雷劈!”

“你叫郭小乙,我記住了。你在這裏休息一下,我看看還有沒有幸存的兄弟。”

李憲扶郭小乙坐在一塊大石頭上,然後趕緊離開。

因為他心裏直犯嘀咕:如果告訴你這場災難是我故意弄出來的,你他媽的會不會一怒之下宰了老子?你給我磕頭真是對不起蒼天,應該我給你磕頭才對。

半個小時以後,李憲救出一個兩條小腿骨折的傷員,然後一瘸一拐背到郭小乙附近。

在這個年代,隻要沒有嚴重外傷,骨折反而不是重傷。在兩個傷員目瞪口呆的情況下,李憲用半截單刀削了兩副夾板把小腿固定住,算是完成了戰場急救。

“恩公,救命之恩無法報答,唐浩然隻能等腿好了再給您磕頭。”

“同是天下淪落人,別說什麼報答不報答的話。今後都是兄弟,大家相依為命吧。郭小乙,那邊有四匹馬還沒有死透,你用這把斷刀去割些馬肉留著,今後可能要在山裏呆一段時間才行。”

把斷刀交給郭小乙,李憲拄著鐵棍一瘸一拐離去。

別怪他著急,剛才救回來這個唐浩然的時候,發現了一個非常特殊的地方,甚至看見一尊小銅鼎,還有四棵兩寸粗細的新鮮成形人參。

小銅鼎是道士煉丹的必備物件,難道有一座古洞,或者是一座古墓崩塌了嗎?趁著天還沒黑,李憲必須趕緊過去看看。

李憲來到剛才救唐浩然的地方找到了銅鼎,這是一尊三足雙耳青銅鼎,口麵直徑大約三十厘米,胸徑大約四十厘米,估計有二十多斤。

把四棵人參收起來扔進銅鼎,李憲奮力爬上一個巨大的石堆頂上,發現竟然變成了一座天然大壩,把一條山穀“修”成了水庫。

這是山體滑坡的成果之一:堰塞湖。隻不過裏麵沒有水,現在全部都是積雪。

李憲有所明悟:雪崩造成山脊崩塌,結果在這裏形成一座大壩擋住了積雪,巨大的撞擊力產生更大的震動,結果整個山體滑坡一發而不可收拾,人禍變成了天災。

“他娘的,難怪天災人禍總是連在一起,看來古人總不會說錯話。”

發了一通感概,李憲開始搜索這座大壩,希望搞清楚青銅鼎究竟來自何方。

順著大壩崩塌下來的方向,一直向南爬過去,終於被他找到了一個直徑差不多六米的山洞。

這座山洞前半部徹底崩塌,隻剩下後半部分,裏麵竟然還留有一絲淡淡的藥香,說明很久以前這裏的確有人煉丹。山壁都被熏黑了,導致整個山洞裏麵黑魆魆的什麼都看不清。

不知道腳下踢到什麼東西,哐啷一聲嚇了李憲一大跳。

“咦?”

李憲蹲下身子仔細一看,竟然是一把青銅劍鞘的長劍,連鞘總長大概一米二。

劍柄長二十厘米左右,劍莖是兩片紫檀木用五道銅箍鉚定,沒有常見的纏繩。

劍格寬度大概不到十厘米,厚兩厘米,外側裙邊成龍鱗狀。劍首是直徑兩寸的圓盤,黃銅鑄造,略見銅鏽。

“我操,這種造型非常古老,而且沒有考慮劍首懸掛劍穗,難道是秦漢時期的武士劍嗎?”

李憲伸手抓起來一掂量,連鞘重量應該有七八斤。

原本以為已經生鏽拔不出來,沒想到李憲右手握住劍柄往外一抽,刷的一聲寒光四射,一把殺氣騰騰的寶劍出現在眼前。

兩邊劍刃竟然森寒攝人,劍刃根部寬三厘米,逐漸向劍尖收縮成兩厘米的寬度,最後變成三厘米長的鋒利劍尖。劍脊兩側有非常清晰的回形龍紋,仿佛在訴說自己的來曆不凡。

李憲不由得嘖嘖稱奇:“果然不是一般的士子佩劍,而是大殺器。難得的是不知道多少年月,懸掛的皮帶都斷了,劍身竟然沒有絲毫鏽跡,仍然像剛剛磨過一樣。”

作為一個職業軍人,對於神兵利器都有變態的偏好,李憲自然也不例外,更何況這分明是一把頂級寶劍。

“如果老子把它弄回二十一世紀,是不是拍賣之後可以變成土豪?他媽的想什麼呢,就算弄回去也是國寶,隻能放在博物館供起來,和老子屁的關係都沒有。”

收起不切實際的想法,李憲開始對這座山洞進行徹底搜查,結果除了一個一碰就變成灰的蒲團,再也沒有發現其他的東西。

“看來這座山洞是某個人在不知道多少年前修煉過,然後一去不複返。現在天色不早了,還得趕緊回去尋找今晚落腳的地方才對。”

沒想到李憲從山洞出來,居高臨下往堰塞湖裏麵一看,竟然發現了一件讓他震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