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珍惜眼前人(1 / 2)

夜幕時分,微風習習,一股清涼感悄然而至,迎麵扶風,為辛苦勞作,疲憊了一天的百姓們掃除些疲勞感,帶著些許輕鬆。

林淵一家三口圍在桌上吃著晚餐,肌膚感受著自窗邊而來的微風的撫摸,味覺與觸角的雙重舒適感,倒也愜意不少。

長達一個月的身體和心理的治療,林大誌也慢慢接受了現實,接待了自己如今的狀態。

畢竟他也個老師,很多道理和思想,卻也懂得,人活著,豁達是最重要的。

即便以後行動沒有以前靈敏和便捷,也會遭到別人異樣的目光和議論,各種負麵壓力緊隨而至,但那又如何呢?人總要有蒼老的那一天,也終將麵臨著行動不便的苦惱。

而現今,若是換個角度來想,他林大誌也不過是提前進入老年人狀態而已。

人的一生,或長或短、或富或盆、或健或疾,欣歡喜樂也好,悲觀厭世也罷,最終也是要化為塵埃,隨流水。

既然老天讓他活下來了,欣然接受現實,也無不可。林大誌隻是擔心林淵會因此失去了許多青春快樂,背負太多壓力。

故而,出院回家後 ,父子倆經常挨在一起,談心、互勉。

一家三口,隻要健健康康,能夠聚在一起,吃個溫馨的晚餐,便是許多人羨慕不來的。

“爸,多吃點。”

“媽,你也多吃點,都瘦了。”

林淵夾著菜放入林大誌碗中,繼而又夾給林嫂,裂開皓齒,暖暖笑著,滿目盡是柔和。

“你這臭小子,長大了。”

林大誌看到林淵會給自己主動夾菜了,頓了頓,心裏高興的同時也有著莫名的心酸。

高興的是,他的兒子長大了,會懂得孝順父母了,也會寬父母的心了。

心酸的是,他的長大是一瞬間的,是必須擔當起責任的長大,是林大誌出事後的醒然,是一種“我必須那樣做”的無奈。

林嫂也是淺淺一笑,自出事以後,她的嘮叨聲少了許多,沒有再和林大誌辯嘴和催使,倒像一個剛過門的媳婦,悶著頭做事,穩穩當當打點家務。

想必,車禍的時刻 ,她心裏是多麼的害怕和擔憂,導致她性格大變,收斂了許多。

如果沒有車禍的發生,她也不會知道,自己和丈夫會離死亡那麼近,?? 差一點就失去了彼此。

隻有經曆過失去時的痛苦,才懂得了珍惜眼前人的重要性。

很多遺憾,是因為擁有時,沒有好好珍惜,最後回首時,已無機會彌補。

林嫂平時可能有些括噪,大大咧咧,嘴比較欠,但卻也是個識大體、知輕重、明是非的家庭主婦,故而經此一役,她體會過那種痛失家人的經曆,多多少少都有些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