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半夏在後來跟沈夏生的幾次見麵和相處中,慢慢的了解到了沈夏生也是單親家庭的孩子,也是在很小的時候父母離異,隻是後來母親又改嫁,繼父那邊也有一個小朋友,於是從小跟母親相依為命的生活之後就變成了一家四口還算安穩的生活。沈夏生還說:“他也覺得這樣簡單,平靜的日子其實也還不錯,也可能是還沒有遇到過很喜歡,想要安定下來的人,也可能是從小父母離異,他對感情沒有什麼安全感,所以至今也是孑然一身,他把更多的時間都用在了工作上,現在也有了一點自己的事業。

沈夏生還問尹半夏:“你也是做圖書行業的,應該聽說過‘夏生書店’吧?”尹半夏不加思索的回答道:“當然聽說過,這家書店,跟我們雜誌社還有業務往來呢?雖然說目前它的規模還不算大,但是,隔段時間就會有新的連鎖店出現,發展還是不錯的,不過我個人覺得也有些問題。”“那你覺得問題是在哪裏呢?它的優勢和劣勢又分別是什麼呢?”沈夏生有些著急的問道。

尹半夏想了一下說道:“你們書店現在好像在把更多的金錢和精力都放在開連鎖店上了,這樣首先在地域上先占領吸收一些讀者用戶好像本來也沒有什麼不對,但是書店,規模不大的話也就意味著品種相對單一,這樣久而久之就會把用戶群限定在某一部分讀者身上,從長遠發展來看是十分不利的,畢竟,不同年齡段的人,不同專業的人,不同層次的人,對書的需求都是不一樣的……”

沈夏生認真的聽尹半夏說完後說道:“半夏,你說的很有道理,其實關於是擴大規模還是發展連鎖店,公司以前也曾做過這方麵的探討。當時因為我的願望是更傾向於把‘夏生書店’開的能像大家家門口的便利店一樣,隨時,方便,熟悉,親切,能讓很多人感覺到‘夏生書店’就是一個自己身邊貼心的好朋友,小夥伴,隻要是我們需要它的時候它都在,並且很容易找到,從心理上需要它,認可它。”尹半夏接過他的話說道:“在書店發展的初期,你這樣想和做也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時間久了,很多人在裏麵很難再找到自己喜歡,自己需要的書籍的時候,那麼之後你的受眾群隻會越來越窄,最後甚至被限定在某一個或者是某幾個類型上,這樣以後的發展肯定是會受很大的限製的,客戶也不會長久和穩定,畢竟各個階段,各個層次,各個行業的人喜歡和需要的書籍都是不一樣的……所以種類繁多的大圖書館,一些規模較大的書店,還是會更受人們的長久青睞的,生命力自然也會更頑強些……”看著正在思索著的沈夏生,尹半夏停頓了一會兒,之後繼續緩緩的往下說道:“當然,也不是現在就讓你把夏生連鎖書店的規模全部都迅速擴大,但是從現在開始,你就要因地製宜的根據書店所處的不同的地理位置,交通情況,各個書店周圍的人文環境以及居住的居民等總體情況,來決定各個書店的規模,需要側重的書籍的種類,現在盡可能早的趕緊細分出各個書店側重的類型和規模還是比較必要的……”沈夏生靜靜的聽著尹半夏的話語,沉思了一會兒後說半夏說的很有道理,他回去會立即跟大家開會商量具體事宜……

之後的沈夏生和尹半夏都變的更加的忙碌了,沈夏生開始根據尹半夏的提議整改書店,很多時候都是電話聯係。尹半夏這邊也是比以往更加忙碌了,因為離婚後,出國旅行大半年的謝雨欣回來了。也因為現在的謝雨欣也不像以前那樣能宅則宅了,她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滿滿當當,非常的充實。比如,去健身房,去烹飪班,去書店,去城市周邊遊玩……所以,尹半夏的假期和業餘時間也大都會被謝雨欣占據,連尹楊一都對經常見不到尹半夏,連一起吃頓飯都要預約抱怨不已,最後隻好用撒嬌,賣萌來打入姐妹團的內部,漸漸的,兩人行就變成了三人行,當然有時也會是多人行……有兩個姐姐照顧,尹楊一倒也樂此不疲,生活就這樣沒什麼巨大波瀾的繼續著。

直到不久後的一天,平靜的生活起了一點波浪。有一天,謝雨欣突然興奮的跟她說道:“小夏,我最近在書店認識了一個人,跟我們是同一大學的校友哦,就是比我們大一屆,人很好的。那是前不久我去書店買書,不知怎麼那天的錢包落在了家裏,直到選好書結賬的時候才發現,還好當時那個師哥幫助了我……對了,這周帶上尹楊一,我們四個去公園劃船吧,順便也介紹你們認識一下,對了咱們都是一個學校的,說不定你倆還認識呢,半夏,你以前不是也在校學生會呆過嗎?喬大哥說他上大學的時候也在校學生會呆過,說不定你們還真的是認識的呢……吧啦吧啦吧啦吧啦吧啦?”真的是一語成箴,謝雨欣說的還真對,尹半夏跟此刻謝雨欣口裏的喬大哥還真的是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