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京都亂局(四)(2 / 2)

梁子英又穩了穩神,這才將事情的原委一一道來。

壽昌伯梁禁本是巡城禦史,伯夫人喬氏乃是喬閣老的庶長女,她的弟媳便是忠義伯的三女,也是德妃娘娘的親妹子。

梁家與喬家,還有忠義伯府,一向站的都是三皇子,自三皇子謀逆逃竄,這三家在京都的日子便不好過,忠義伯家已經被殺的差不多光了,喬閣老前幾日也被燕王擼了下來,至今還在天牢之中,梁禁的巡城禦史也當不成了,如今賦閑在家。

這是背景。

梁子英身為梁禁的嫡女,自小備受寵愛,她的性子也奇怪,不愛針篋女紅,也不喜讀書畫畫,偏喜歡好些旁門雜學,尤其是各地的方言和風物,最得她的歡心,因此是京都會同館的常客。

會同館接待四夷之賓,裏頭的官員各有所長,都精通一方語言和雜學,寶珠記得,當初她在燈會上聽了那女人的俚語後,還由哥哥葉青玉帶著去會同館向一位書吏請教過。

“如今京都不太平,爹爹不許我再出門,因此今日我偷偷溜出去,想去會同館借些南疆地方誌,好打發日子,沒想到,無意中卻聽得了一些消息,”梁子英頓了頓才道:“京都有逆王和瓦剌人的細作,就藏在會同館中。”

寶珠大為吃驚,忙問詳情,梁子英便道:“我常去會同館,與裏頭的一名老書吏十分相熟,當時得了他的允準,我便去典籍處尋找南疆的地方誌,卻不想聽到兩個男子密謀,要殺了城門守卒好迎逆王進京,我,我當時嚇傻了,不敢出聲,也沒敢多聽,是以不知這些人的計劃詳情,也不辨真假,但事關重大,因此來尋王妃娘娘,想請王妃娘娘為了京都百姓,千萬多加防範。”

梁家得罪了燕王,是以這麼個模棱兩可的消息,梁家不敢獻給楊道業,但若此消息屬實,三皇子回京,梁家豈不是又要得勢,為何梁家肯讓梁子英來密告這個消息呢?

寶珠沉吟不語,梁子英卻極為聰慧,她從景王妃的臉上看出了疑慮,便索性道:“我知道王妃娘娘的顧慮,這個消息其實我最先告知了我爹,我爹初時聽聞還有些高興,但後來聽說那細作用的是南疆俚語,且還表明,逆王已於瓦剌人勾結,我爹便大為痛恨,直斥逆王與虎謀皮,這才想來稟給平將軍,可平將軍遍尋不見,胡姐姐聽說此事後,便做主帶我才見王妃娘娘,胡姐姐說,如今隻有王妃娘娘才是京都的救贖,還請娘娘千萬別掉以輕心,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否則京都危矣。”

寶珠不料梁家姑娘為了取得她的信任,連自家爹爹都賣了,但她這一番舉動,實際才真是為了梁家好。

若細作之事屬實,梁家便算是立下了大功,等以後論功行賞,梁家便是第一功。

“當初梁家雖走了錯路,但梁伯爺心係京都百姓,明辨是非,不失人臣忠義之風,倘若王爺回京,我定當據實已告。梁姑娘,胡姐姐,此事關乎重大,我需得即刻安排,還請兩位在王府稍候。”

這也是防範梁家真的耍什麼花招,不過胡靜君和梁子英都沒有異議,梁子英還道:“我識路,又熟悉會同館,我可以當向導。”

寶珠想了想也覺得可行,若梁子英跟著去,自然事半功倍。

“梁姑娘巾幗不讓須眉,如此,便勞煩梁姑娘走一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