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燒過,原本生機勃勃秀麗的九峰山一片變得滿目瘡痍遍地焦黑,不過很快的,數不清的百姓扛著鋤頭,鐵鍬飛奔上山,半截的樹根,大石頭,雜物紛紛被清理下山,隨著板鍬紛飛,大錘不斷砸下,一個又一個階梯的梯田雛形開始展露在了麵前。
這一次進度還比以往快了幾分,因為勞動力大軍中又平添了九峰山附近幾千的俚人部族,李捷帶人血型突襲幾天,長長的十字架街道還真把相對老實的俚人嚇壞了,血淋淋的滅族先例,一大部分按照李捷的最後通牒下了山,小部分也是朝向更深的山林遠遁過去,泉州地麵為之一淨。
而且閩地土著漢人,幹活的熱情更增添了幾分。
眼看著山下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麵,李捷嘴角禁不止挑起了得意的笑容,嘴上卻還禁不住抱怨著:“這麼多樹,能燒多少炭啊!”
王微又是直迷糊,一旁老楊翊則是擔憂的勸誡起來:“殿下不可驕傲自滿,泉州蠻不過閩地一角而已,而且長期與漢人比鄰,相對也漢化了些許。如今我等已經與蠻夷全麵撕破臉皮,等待咱們的還不知道是何等血腥報複呢。”
眼看著老楊翊擔憂的目光,李捷禁不住無奈的搖了搖頭勸說道:“楊叔,反正咱們居於此發展,遲早為了生存空間都會與那些俚人撩人土著蠻夷發生衝突,與其任由他們存在阻礙我們的發展,還不如早一點擺明車馬,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爽快。”
“倒也是,卻是老夫著像了。”
雖然這麼說在這,老楊翊似乎還是不認同,也難怪,畢竟他受到的儒家教育中四夷是需要安撫的,而李捷的行為做法卻是受到另一個飽受詬病的政權成功先例所影響。
古羅馬!
古羅馬能從一個濱海小城邦發展到偌大一個帝國,一方麵羅馬的戰鬥力,兵團製度的確先進,另一方麵也是羅馬人夠狠,如果一兩百年前走到歐洲任何一個大城市,你會頗為驚奇的發現,似乎所有羅馬城市都差不多,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城郊聳立的十字架刑場與城內血跡斑斑的鬥獸場。
依靠嚴刑峻法,順我者昌逆我者亡,膽敢作亂的高盧人日耳曼人閃米特人不是被滅族就是被賣作奴隸同化進羅馬社會,羅馬教化蠻夷的速度可比華夏快多了,如果不是憑借著一股狠勁,羅馬也發展不到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雖然不打算照搬羅馬模式,李捷依舊知道,按照儒生的那一套教化蠻夷,這輩子他別想走出閩地了。
殊不知上一世的先輩,這一世應該算是後輩,開漳聖王陳元光將軍開一個漳州就率軍苦戰了整整十七年,李捷可沒那麼多時間耗費在這裏。
剛擺平了老楊翊,沒等李捷鬆一口氣,身後又傳來了一聲耿幽怨的聲音:“殿下,那糧草呢?”
“這會又添了三千多張吃飯的嘴,糧食還有半個月才能收下來,開山尤其耗費糧食,糧庫可要見底兒了。”臉拉得老長,王玄策真是急的跟便秘一般,一聽這話,老楊翊與王微的腦袋也耷拉了下去,禁不住看的李捷訕訕然直撓頭。
“這個,額,最近應該快有消息了。”
還真是巧,就在李捷鬱悶的時候,山下又是戶曹來濟一身官袍髒的跟泥猴一般,跑得上氣不接下氣上了山,遠遠就一個勁高喊著:“殿下,殿下!”
“港口來了好多,好多船,還有,還有倭人!”
“倭人?”老楊翊王玄策幾個頓時一迷糊,李捷卻是開懷的一拍大腿:“糧食終於來了!”
華夏大地的存糧都因為高句麗之戰而消耗所剩無幾,倭國卻不同,幾百萬倭人幾乎全都在種糧食,而且這個時代的倭國可和後世人們印象中武士,大名,割據一方不同,全國民眾都是被劃分成部民牢牢束縛在土地上,所有土地都是掌握在少數原始社會傳承過來的貴族公卿手裏,百姓餓的半死,公卿的糧食多的發黴。
從建立登州港口開始,李捷李佑組成的航海行會主要貿易對象就是倭國,大唐的布帛,紙張,書籍,金屬製品,馬車等等任何商品落後的倭國都缺,同樣,倭國盛產的銅,金銀,奴隸,大唐也是緊俏的緊。
李捷之所以選在泉州立足,就是因為此地是有名的良港,由此地發展貿易,這才是強閩之道,如今第一步算是踏出去了。
一聽糧食,老楊翊與王玄策激動的雙眼發紅,幾乎是嚷嚷著喊道:“還不快帶路。”
來濟卻是遲疑了幾分,喘過氣來頗有些幹巴巴訕笑著:“糧食小臣是不知道,不過,那些倭人使節實在是,實在是有些不通禮節,這,還需要王爺與幾位上官多多海涵。”
“有糧食,現在他罵娘本官都能笑嗬嗬。”老楊翊很隨意的擺了擺手。
何止是不通禮節,簡直是目中無人,港口新建的酒樓上,幾個倭人小矮子大大咧咧跪坐在酒桌對麵,一麵漫不經心喝著,一麵還八字小胡一翹一翹的傲慢說著:“這兒也太破了,照比我們日出之國簡直差到了極點。”
誠然,泉州建在港口旁邊的新城還在緊鑼密鼓建設中,街道顯得很淩亂,但整體看上去還是頗為磅礴,尤其是這些都是老楊翊一手規劃,聽著幹巴巴的唐語,老楊翊禁不腦門上青筋直跳,拳頭捏的咯咯作響,一旁王玄策流著冷汗心驚膽戰的勸道:“老大人,為了糧食,忍,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