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天竺曆史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大工程。[ads:本站換新網址啦,速記方法:,..]
多達一百二十萬人沿著總長度數千公裏的恒河及其支流同時修築河堤,引流渠水壩,頂著三月的淫淫細雨,袒露出黝黑的臂膀,唱著聽不懂的土語歌謠,無數精壯漢子揮汗如雨的或是輪著磨盤原石幾個人用力夯築著河堤,或是跟著船一遍又一遍的清理著河中淤泥,挖深河道。
這一次,天災麵前,不管唐人,突厥人還是天竺人,遷移過來的波斯人頭一次做到了人人平等,誰的家都被水衝走了,不修好河堤,誰日後也不安穩,火熱的勞動場麵,經常看到唐人的婦女準備了一堆午飯,直接抬上工地交由大家分享,或是休息中波斯人吹起來悠揚淒涼的胡笳來助興。
勞動中,曾經種族的隔閡被不知不覺的打破了,唐嶽父也終於願意招個能幹活的洋小夥,也有波斯壯漢如願以償娶到了溫順持家的天竺姑娘。
都言秦始皇殘暴,修皇陵,修長城,北擊匈奴南征百越,勞動天下民不聊生,但換一個角度看來,正是不斷派下來的勞役讓曾經分為七國,意識形態上有著嚴重分歧的七國遺民融合在了一起,為大一統的華夏江山打下了基礎。
雖然敗在了阿拉伯戰場上,不過臨行撤退前,唐化後的天竺人同樣的鍾勇熱血給李捷留下了深刻印象,正如孔子言,有教無類。單單重視唐人,他手中就隻有幾百萬人口可供驅馳,還要防備著各民族叛亂,可要把境內各族融合起來,他就有數千萬龐大的帝國民力可供揮霍。
這才是李捷停下了征戰,回頭專心治理國內,動用全國之力下如此大決心修運河水利工程的主要原因,當然,其他原因也有,恒河泛濫的不像樣子是一方麵,印度水利資源豐富,不好好利用實在太可惜了又是一方麵。
而且這次修運河又與以往曆代朝廷,甚至往後推上千年的朝廷修河政策不同,頭一次官府將興修管理大型水利設施的權利讓給了私人,商人們倒是滑頭,恒河數千公裏的流域被分為三十三段,深入農業區的二十段根本無人問津,恒河由孟加拉通往京師,再向北去喜馬拉雅山口的重要十三段商路反倒爭搶的大破了頭。
修河工程量浩大,耗資驚人,不少商人自己根本負擔不起,也是頭一次,古代商人又無師自通的學會了融資手段,學會了貸款,各種運河管理公司應運而生,外國資本的注入又帶動了本國資本的好勝心,差不多一半的京師世家商人也是加入了運河的投資當中。
照比曆朝曆代修黃河,動用百萬人,一修就是十多年甚至百年,閩國的工程時間卻又縮短了不少,僅僅需要五年。
倒不是李捷學隋煬帝,死命逼著老百姓幹活,而是錢給的足,讓勞工有動力,而且修河之前,朝廷來了次整體規劃。營造世家,宇文愷的後人親自操刀,哪裏容易絕口要加固,哪裏需要修泄洪渠在汛期排水,哪裏太過幹旱需要修引流渠,在李捷回來之前,已經經過了工部一年多的規劃,如今隻需要照葫蘆開工即可。
經此次修運河之後,本來就比中原可耕種麵積更是多兩倍的天竺,出產的糧食絕對驚人!
不過如此大好的前景下,坐在辦公室裏,李捷卻快樂不起來。
“閩王叔,這就是芙蓉錦繡圖,相傳是先秦時代寡婦清親自召集二十三位命婦共同刺繡給始皇帝的禮物,可惜未等錦繡圖出蜀,始皇帝就駕崩於沙丘,讓如此奇珍得已千年保存於巴蜀。”
一副絢麗的蜀繡織錦圖展現在了閩王殿中,織錦足足有數米長一米多寬,上麵花團錦簇,芙蓉錦官城的秀麗與繁華似乎在上麵展現的淋漓盡致,而且整個刺繡還極其注重細節,芙蓉花的每一片花瓣,每一片葉都展現的淋漓盡致,栩栩如生。
而且沒有了那天的狂傲,陳彥也乖巧的真如同三孫子那樣,對比自己大不了幾歲的李捷畢恭畢敬,說起來也是好笑,這小子是蜀王妃陳夢寒的侄子,也就是李捷哥哥,蜀王李愔的侄子,李捷自己的後輩,這幅芙蓉錦繡圖本來就是李愔送給他的禮物。
可惜,在下首陳彥是心虛的畢恭畢敬到了極點,今天李捷卻沒有那一日的平易近人,反而對如此貴重一個禮物顯得興趣缺缺,懶洋洋的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看的陳彥心裏直打鼓,莫非閩王還在嫉恨那天自己和幾個同伴的無禮?
“殿下,蜀王叔還托小侄向您問安。”心虛之下,陳彥又趕緊把他姑父蜀王李愔抬了出來,意思小的是您親戚,您罰一下得了,千萬別要了小的的小命,可惜,這位巴蜀年輕才俊的心思又白做了,李捷根本沒注意到上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