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25章.入蕃(1 / 2)

天地的神奇盡在如此,明明幾天前還熱的要命,往北走了沒多久,天氣就驟涼了下來,到了喜馬拉雅山口的亞東關,甚至天上還飄下了淼淼雪花。親,百度搜索眼&快,大量免費看。

李雪雁的座車也不得不換了個模樣,煤爐子在車下燃燒著,順著原來散發冷氣的位置將熱氣散布在整個車內。

車外,秦懷陽更是披上厚厚的棉甲,鐵甲裏麵的厚綿襯與毛絨交疊在一起,這才抱住了寶貴的熱量。

出了喜馬拉雅山口的亞東關重鎮,麵前就是閩國與吐蕃的交界處乃堆拉山口,順著這條路過去,數百裏之後就是邏些城,後世的拉薩,這裏連接了天竺與吐蕃的貿易生命線。

繞是行走到吐蕃的閩國商人已經不計其數,五百多人的使團到這裏時候依舊有不少人出現了高原反應,在亞東關耽誤了兩天這才勉強前行,除了李缺的十三個鐵衛,幾乎人人都有些不適應,這讓秦懷陽對這趟出使的擔憂多了幾分。

比他還憂愁的是欽陵,一路從北方邦走過,來時候的吐蕃屬地一個樣,回來時候又是一個樣,變得欽陵幾乎認不出來。

九年前,北方邦龐大的國界上還是天竺人的天下,這些天竺本土人既仇視唐人,也仇視吐蕃人,尤其是對仗著騎兵剛剛摧毀了他們家園的吐蕃人,對於此,吐蕃采取了與閩國共同的策略,移民!

全部本土居民被貶為農奴,超過三十多萬天竺人被帶到吐蕃為奴,剩餘的則是與吐蕃移民而來的藏人相互參合,仿造高原上的統治製度,這才統治了這八年。

可短短一個月間,閩國卻把北方邦來了個天翻地覆的大改造,仿照郡縣製,給吐蕃人劃分放牧的草場以及耕種的田地,尤其是生活上唐人還教會了吐蕃人種豆,榨油,用豆粕來喂養牲畜,以及種植牧草等手段,精神上在各個縣城還廣建佛寺道觀取代苯教信仰,如今從各個縣走過,欽陵甚至已經找不到向往吐蕃的吐蕃人了。

這北方邦的土地就算要回來,估計吐蕃也統治不了了,等同於這次出使功虧一簣,在唐人的配合下欽陵沮喪的把數百個吐蕃各家頭人貴族以及幾千個全都要回來,領著回吐蕃。

更令欽陵鬱悶的是,原本這些吐蕃統治的骨幹與核心貴族,武士,竟然也有不願意回國,願意留在閩國的。

不論吐蕃大使還是閩國大使都是心事重重,一路沉默的踏入了乃堆拉山口。

就算作為喜馬拉雅山的缺口,乃堆拉依舊有四千多米海拔,乃堆拉在藏語中的意思乃是風雪堆積處,一進入山口,夾雜在兩山之間銳利的刀子風就鋪天蓋地而來。

雖然這裏是經年的商路了,閩國輸入吐蕃的大部分茶葉與布匹都是經過這裏,可最近閩國與附近的尼泊爾王國,錫金王國都在交戰,使團攜帶重大財務,不得不防。

標誌閩國的黑色大旗都在風中烈烈作響,夾雜著雪花的撲麵風幾乎吹的人透不過氣來,幾乎所有的騎士都下了馬,捂著口鼻拉著牲口強向前走著。

脖子上圍著厚厚的毛線圍巾,秦懷陽也是滿腹心事的跋涉著,忽然間,遠處的高坡上,幾團火光出現在了風雪中,火光呈品字形搖曳著,顯得尤為古怪。

“大使!”警惕著,李缺拖著她的長槊就貼了過來,拱拳警惕的詢問著。

“大使!用不用末將去探看一番?”

“不用理會他們,繼續前進。”秦懷陽的臉上卻露出了點點輕鬆,不在意的擺了擺手。

“喏。”答應一聲,李缺再次退下,不過路過那段山口的時候,她終究還是警惕了幾分,還好,有驚無險的過了去。

閩國的商業興盛帶來了無比繁榮,但這繁榮中也鋪墊著累累屍骨,乃堆拉山口長幾裏,蜿蜒的山道間每隔幾步就能看到凍斃的屍體,有的已經有幾年甚至幾十年曆史,但卻依舊有近兩年出現的新屍體,絕大部分都是當年吐蕃往高原遷徙奴隸,不適應寒冷天氣凍死在這裏的天竺人,也有商隊走散後,迷失凍餓而死的夥計。

不過艱難跋涉著走完了這段地獄般的路程,出了喜馬拉雅山口,另一番獨特壯麗的風光卻是映入眼簾。

天空在這裏都仿佛低了幾分,山穀縱橫,雲霧就繚繞在山頭,仿佛觸手可及,一條條大河流淌在山穀中,河的兩岸滿是清翠驕人的綠茵,隱約能看到藏人牽著犛牛在河穀邊放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