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44章.莫名其妙就成了(2 / 2)

帶著這種憂慮,秦懷陽一直忙碌到會盟那天。

會盟在華夏古代文化中可有著特殊的地位,仁義禮智信,君子五德中很重要的一德,而且會盟也往往代表著軍機大事,甚至關乎一國之命運,尤其是在兼並戰爭尤為嚴重的春秋戰國,無數小國依靠盟約齊心協力的共同進退而避免滅國厄運,一個個大國集團也通過拉攏小國入盟,合縱連橫來相互傾軋。

盡管背盟之事也不是沒有發生,但在華夏的利益觀中是極其失禮的表現,除非背盟國強的一塌糊塗,不然的話,沒有人會再相信他,與之結盟,想要再獲得信用,除非付出極其沉重的代價。

春秋時代的鄭國就處於晉楚爭霸的核心地帶,鄭人朝秦暮楚,信用極其惡劣,所以鄭國一年被入侵三次,為了討好雙方付出的稻米財務弄得民不聊生。相反,同樣處於楚,晉之間的宋國就倔強的很,曾經被楚軍圍困都城年餘,兵盡糧絕,炊骨而烹易子而食,就是沒有背叛晉國同盟,為此,宋國平均六十年被入侵一次。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楚懷王了,戰國時期秦國與齊國相繼強大起來,爭霸中原,為了拉攏楚國,秦國讓出了攻下的楚國上庸地區,可誘惑於齊人的盟約,楚國不到幾年就倒向齊國,為此,大怒的秦發兵攻楚,拔十城,斬首八萬。

楚國再想與秦國議和,秦王提出,除非楚懷王親自去武關與之會盟,於是乎迫於無奈的楚懷王動身了,後被秦國埋伏欺騙,一直囚禁在鹹陽到死。

可見,會盟的信用在人心中重要性!丟棄信用會付出多麼慘重的代價!

對於這點,吐蕃也是心知肚明,為了重新與閩國和好,芒鬆芒讚與祿東讚又發動了吐蕃人快十萬,埋兵器鑄造盟誓台以示兩國友好,殺三牲奴隸祭天,秦懷陽與芒鬆芒讚都全服禮服並立站在盟誓台上宣誓兩國結盟,然後將玉製的結盟書以及祭祀祭品放於坑內焚燒。

吐蕃的動作很快,盟約的這一天文成公主也出席了觀禮,弄得站在盟誓台上念著盟約的秦懷陽緊張的一後背汗水。

不過,令他驚奇的是除了一開始文成公主仇恨的瞪了自己一眼外,其他時間都是低著頭默默觀禮。

這個時機可是揭破李雪雁秘密,弄得兩國都下不來台的時機就這樣被文成公主錯過了。

夕陽西下,被斬首祭祀的奴隸屍體也被丟進拉薩河中,隨著滾滾河水被衝走,大約一百多個吐蕃人倒了黴,盟誓的成功卻讓數以萬計的貴族,以及數千個到吐蕃做生意的閩國商人放了心,這一天散去後拉薩城中又是熱鬧了幾分。

而且一塊新的閩蕃會盟碑取代了曆史上應該樹立於此的唐蕃會盟碑,被安放在了大昭寺的後院。

結盟後第三天,吐蕃國主訪問閩國的護軍車隊也被組織了起來,國中貴族,四戍衛等組成了一萬大軍成為讚普衛隊,多達三萬匹馬,一萬犛牛,數萬頭羊,幾十車吐蕃特產的會盟隊伍開始徐徐地從拉薩出發,向京師方向前進。

騎著吐蕃高頭大馬,持節引領在隊伍最前麵,到現在秦懷陽卻還是感覺迷迷糊糊的。

這一切發展的太具有戲劇性了,莫名其妙中,一切就順利的成了,如此輕易,他就帶著屈服的吐蕃國主回了來。

不光他,就連騎馬在身邊的李雪雁也是有種如夢似幻的感覺,不真切的拉著秦懷陽的衣袖,倒是副使李缺卻是一副興趣乏乏的樣子,似睡非睡身子隨著馬匹一晃一晃的。

糾結了大半天,秦懷陽還是忍不住回過頭看了一眼行進中的車隊,對著迷糊中的李缺小聲詢問起來。

“李都尉,這次我們的差事未免太順利了一點吧?莫名其妙的,吐蕃國主就如此輕易答應出訪我閩國京師,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麼緣由我們不知道。”

打著哈欠,李缺卻一副不耐煩的神情含糊的嘟囔著:“吐蕃讚普的腦袋又沒長在末將肩膀上,末將怎麼知道?”

碰了個軟釘子,秦懷陽還是不甘心的繼續問著:“不說吐蕃讚普,單單吐蕃赦免文成公主,還有文成公主那麼恨雪雁,突然也拋棄了仇怨,這事兒也未免太詭異了點吧?”

“詭異個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