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澤山上一片慘敗的跡象,所見之處盡是毀壞之物,已經不存在任何整全的東西了。不僅如此,地上還有數十名死屍,有尋常百姓,還有身著官兵服飾的屍體。
這是剛剛發生了一場小規模的戰鬥,戰鬥的雙方很明顯就是齊軍和大澤山的村民。其實並不是大澤山村民故意要和齊軍作對,而是齊國太過苛刻,讓他們已經沒有了生存的空間。齊軍不僅要征糧,而且還要征兵,平常百姓家根本就沒有多餘的勞動力可以支撐整個家庭的運作。如果交不出糧食就會遭到毒打和鞭策,甚至會打砸木屋家具。
大澤山村民實在是忍無可忍。在大澤村村民被當地的縣令張泉聚集在一起。原本有數千人的大澤村,現在隻有半數了,而且大部分是老幼婦孺,唯有的的少年也不過是十六七歲。
雖然男子在舞象之年就可以上戰場,但是現在的大澤村每家都隻有一個孩子了,大兄或者二哥都已經被征上了戰場,至今都沒有再回來過,他們也知道孩子們是永遠回不來了!其實齊國也有相關的政策,不能夠把百姓家的兒子全部征入軍隊,必須為老人們留下一個兒子養老。這個規定既是為了讓舞象之年的男子被征入軍隊中,也是為了顧及家中老人們的感受,不至於讓他們舍不得兒子去戰場,因為他們還有小兒子可以進行勞作,又能夠照顧他們。
可是當上層的征兵命令下來後,下麵的官員為了滿足上層的要求,則是不再理會規定,強行進行征兵,順帶著還把加家中的糧食帶有了,僅僅留下了一家四口人溫飽的糧食。可是那麼點糧食又怎麼讓村民挨過這個季度。
張泉站在高擂台上,說:“今日齊王下令要再征收兵夫二十萬!那些名額下放到咱們大澤村也就是每家出一人。當然啦,如果家中沒有了兒子,那就隻能讓老爹去了。如果你們不給於配合,那就是違抗大王的命令,我有足夠的理由讓你們生不如死。況且這次是為了我大齊向外擴張,能夠重現齊桓公時期的鼎盛王朝!”
張泉見下麵的百姓毫無反應,便拉上一名老漢,問:“老伯,看你是大澤村村長,應該理解大王政策的需要吧。你同時身為一村之長,更應該做出表率。我記得您家裏還有一個小兒子,今天就讓他跟我們走吧!”張泉拍了拍村長的肩頭。
一般來說,都應該是長輩對晚輩才能做出拍肩的動作。可以現在張泉卻這麼做,無非就是因為他現在是這一縣十八村的老大,擁有相當大的權力。再加上大澤村遠離臨淄城,齊王和朝廷的高層根本不可能會管到下屬的偏遠地區,隻能派出一名縣令進行治理。正是如此,才會讓張泉在大澤山更加的猖狂。在大澤山,他就是土大王,他就是至高的存在,他的話就是命令,無論命令是不是符合齊王的要求,隻要是在大澤山之內,他就是絕對的存在。
“張縣令,我大兒子三年前就上了戰場,那時他才十六歲!二兒子,半年前也跟隨張縣令走了,進入了軍隊!他們就再也沒有回來過了,我的小兒子現在才十三歲,十三歲呀。他都沒有長槍高,怎麼能夠上戰場呀!張縣令,我求求你了,放過我的小兒子吧。我們家隻剩下他一個人了,我老李家連個後還沒有呀!”村長顫巍的晃了一下,後麵的兩句話竟然跪下求情了。
可是張泉沒有理會,擺擺手,兩人就要把村長拉下去。可是村長哭泣地懇求。因為他們老李家傳到他這一代,本來他生了三個兒子,以為能夠為老李家開枝散葉,慢慢發展成為大澤山的大家。可是沒有想到一場戰爭的出現徹底地讓老李家的夢破碎了,先是大兒子在新婚之前被強行征入軍隊;後來張縣令再次征兵,作為村長的他被迫讓二兒子也跟著張縣令走了!現在張縣令又想讓帶有他的小兒子,他怎麼會忍心呀?所以才會阻止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