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第 52 章(1 / 3)

糖寶鋪店如其名, 是一家河南有名的糖果鋪子。

這家店鋪據說從宋朝起就已經開設在這兒了,足有三百餘年曆史,現如今已經算是本地的一張活招牌。

據說, 當時的第一代老板是走街串巷的賣糖人, 因為宋人嗜甜, 加上老手藝人有些特色產品, 漸漸地便有了名氣,還引來了當時的仁宗皇帝的青睞,欽點其為貢品, 因此很多有名的大臣都來他這個攤子上光顧過, 因此留下了不少詩篇。

如此, 靠著大宋皇帝和臣子打出的名氣,老手藝人很是攢了些家底, 盤下了一間位置比較偏僻的商鋪,平日裏用來熬糖、賣糖。

酒香不怕巷子深,糖果的香氣不亞於酒香,而且糖製品主要的售賣方式是沿街叫賣,或是在集市上擺攤,所以對店鋪的位置也沒什麼太大的要求。

但運氣來了你逃都逃不掉, 鬥轉星移, 等到了大明的時候, 這處偏僻的小巷因為城市規劃以及道路改建,居然成了當地的鬧市區。昔日的小門麵也幾番擴建,成了如今的地標性建築。

↑以上都是一夥人前往糖果鋪子時錦衣衛們你一言我一語給木白做的科普。

別看這些人穿上製服拿起武器後一個個威風凜凜的,在私底下其實也愛聽八卦,小故事一個賽一個的多。

木白一抬頭,遠遠就看見了那所謂的“標誌性建築”。

恩, 是挺標誌的。也不知是哪一代的掌櫃突發奇想,令人做了一個巨大的紙紮糖果放在屋頂。想也知道,這個巨大的紙紮會是當地多少小朋友的夢中情紮哦。

“所以你們也是來買糖的?”木白看了看跟在他富貴哥背後一遛快二十個兵哥,那圓眼睛中的【至於那麼多人一起出來摸魚嗎?要吃糖找個人代購一下不就得了】不要太明顯,從空氣中都能讀信息的兵哥們對這麼明顯的質疑隻能視而不見。

他們也不想啊!

一群大老爺們跑去買糖,多娘們氣啊,但是他們的保護對象硬是要去,他們能怎麼滴?當然隻能跟著啦。

嘿呀,太子也是,這家糖果鋪放在河南是挺有名,但到底是民間小吃,還能好吃得過禦膳房?

再說,實在要吃讓下屬出來采買就得了,何必親自過來,想想等會要麵對那一屋子女眷小孩的場景,兵哥們都要感到窒息了。

還沒走到那有個巨大紙紮的店鋪,木文就已經坐不住了。用木白的話來說,他家弟弟就是個小狗崽,那嗅覺真的很絕。

這一點可能是在秀芒村的時候練出來的。當初他們還沒有跟著村長家吃飯的時候,可憐的木小文被逼著隻能忍受他的手藝,小孩沒法子,實在嘴饞,就經常在飯點時候溜達出去,嗅著別人家飯菜的香味下飯。

久而久之,木文的鼻子就練出了一門絕活——他非但能聞出誰家的飯菜香燒了什麼,還能聞出用了什麼香料,燒得好不好吃。

所以,木家兄弟出門時候,如果尋飯鋪小吃攤都是開門放弟弟,跟著木文走,絕對不會踩雷。

而從現在木小文激動的小模樣來看,那家糖果鋪的糖稀熬得應是很不錯。

木白穩穩摟住已經在懷中迫不及待想要蹦躂起來的弟弟,表情非常淡定。

但在外人看來,這對兄弟的模樣著實有些驚悚。

大的那個也就過腰高,這個年齡的孩子手臂力氣都不大,他抱著一個胖嘟嘟的小孩看上去已經相當勉強,那小孩還在他懷裏聳動。經過的路人完全可以想象出下一刻小哥兩齊齊摔倒的模樣了。

小孩子親親密密那是他們不懂事,你一個大人也不懂事嗎?要是孩子摔了怎麼辦?這麼多人走在道上,萬一誰一個沒注意踩了一腳又要怎麼辦?

正義路人的眼神立刻刺到了緊跟兩個小孩的青年身上,其中濃濃的譴責意味讓太子不由摸了摸鼻子,他幹咳一聲,頂著群眾熱烈的眼神湊了過去,“阿白,要不讓我抱抱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