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 花王牡丹和花相芍藥接上了桃花杏花的班,大張旗鼓得開出了一院春色。
中都皇宮因為體製以及曆史原因要比應天府的大明皇宮小上一大圈,目前修建完成並且可以入住的建築也隻有寥寥幾座, 不過這兒雖然地方小,住著的人也少。
應天府的皇宮可是住著二十來個皇子十多個皇女還有一堆的嬪妃, 東西六宮住的那叫一個滿滿當當, 而鳳陽皇宮如今隻住了朱標父子, 就連侍奉的宦官侍衛也少了許多,因此反而顯得有些空曠。
不過空曠也不是沒有好處,比如朱標就讓人在他們居住的花園遷來了不少鮮花,到了現在這個季節, 整個東宮熱鬧極了。
沒錯,雖然鳳陽皇宮停建了,但禮製規則俱在,也不是想要住哪間房就住哪間的, 朱標父子即便是到了鳳陽, 還是選擇了奉天殿以東的一間宮室居住,這兒對標的應當就是太子的東宮所在。
在大明的建築規劃中,太子有自己獨立的宮殿, 而且他的宮殿還是屬於前朝部分,這點足以讓清朝的皇子們羨慕到眼圈發紅。
獨立一宮的快樂是和兄弟們分廂而居的小皇子們想象不到的。
太子宮室位於大明中樞奉天殿的正東, 因其位置所在被稱為東宮,但實際上它的大名叫做春和宮。
春和宮是照著大明皇宮做的一個刪減後的微縮版本, 有大門,有敘事的前殿、居住的寢殿、甚至還有和東西五所一樣供小皇孫們居住的耳房以及供給伺候內侍居住的廂房、倉庫等等。
除了它的覆頂琉璃瓦使用的是綠色的之外,其餘的一應材料待遇和皇帝沒有兩樣,春和宮的正殿甚至還配備了寶座和龍床, 可見朱標榮寵之盛。
或許有人要問了,春和宮的配置是不是少了點什麼,好像沒有書房?
是的,春和宮內沒有書房,太子的書房和辦公場所合二為一,便是整個紫禁城第二座覆綠色琉璃瓦的宮殿文華殿。
朱元璋在設計大明皇宮的時候就有意識將太子所在的行政機構充作大明的第二個心髒。
太子的辦公場所文華殿和皇帝的辦公場所武英殿以中軸線為分界線,分居其東西兩側,二者亦是毗鄰東西華門,均可繞過午門直接出宮,如此便可方便政令以最快速度離開紫禁城。
而在如今,大明的兩顆心髒也的確就是按照他的計劃一直在為大明不斷輸血。
咳咳,扯遠了,其實木白在南京皇宮的時候還真沒按照規劃住過春和宮,他一直住在位於後宮區域的坤寧宮來著,但他有種感覺,等他再次回到大明皇宮的時候應該就能住回去了。
畢竟從他的父親得到他的消息到現在都快過去大半年了,就算背後的事情再怎麼複雜也該差不多了吧?否則效率未免太低了。
因為他“失憶”了,洪武帝也好,馬皇後也罷,所有人似乎都接受了這一點,沒有一個人試圖挖掘一下他還有沒有記憶的片段,也沒有問過他為什麼會出現在雲南,這種情況顯然不可能是一個終於找回大孫子的家人的正常表現。
除非他們已經知道究竟發生過什麼,並且摸清楚了前因後果,小皇孫的回憶不過是錦上添花,卻並非必須。
此前木白就有這個感覺了,等到這次來到鳳陽這種感覺更加清晰。
雖然鳳陽的建設很重要,但再怎麼也不需要他一個才十一歲的小皇孫以及大明太子坐鎮吧。
他們來這裏更像是來釣魚的,隻是不知道魚鉤是他們,還是位於大明皇宮的弟弟了。
木白拿起一個小水壺,一盆一盆得給盛開的芍藥澆水,水珠在陽光下濺在綠葉上,劈裏啪啦好不熱鬧。
鳳陽的氣候有一個缺點,這個地方雖然受到季風影響比較嚴重,加上本地多山,如果沒有到雨季的話這兒的降水量真的有些糟糕。
不過幸好這個季節的淮河水還沒有受到夏季強降水的影響開始泛濫,農民可以引淮河水進行澆灌。入鄉隨俗,木白於是也自己去打水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