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後世, 莫斯科公國因其無論男女都十分彪悍的作風以及養寵愛好,有個十分貼切的昵稱,叫做戰鬥民族。
但在十四世紀, 戰鬥民族的稱號是屬於大明的, 如果大明婉拒的話,那沒有別的民族能在後頭排隊了。
後世所謂的戰鬥民族如今隻是別人的小弟, 這個“別人”, 正是被大明軍隊打得丟盔卸甲的北元王朝……的堂兄弟, 金帳汗國。
一個世紀以前, 鐵木真和他的蒙古騎兵一路西征,創立了有史以來最大的疆域帝國--蒙古帝國。為了守住這份巨大的基業, 鐵木真在西行的過程中一路打一路分封自己的兒子們, 如此, 便有了四大汗國。
——長子術赤的封地欽察汗國、次子察合台的封地察合台汗國、三子窩闊台的封地窩闊台汗國、以及小兒子拖雷的封地伊利汗國。
在統一了大部北方領土後, 這位後世被尊稱為成吉思汗的男人敏銳地發現按照草原上的規矩,部落和民眾屬意的王位繼承人是他的長子術赤,但鐵木真認為術赤此人目光短淺,並不具備成為王的資質, 他看中的是三子窩闊台,然而,就算是他, 也不可能挑戰大草原的庫裏台選舉製度。
蒙古草原的繼承製度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幼子繼灶”的財產繼承製, 另一種是“庫裏台大會”的政治繼承製。
用這樣的財權分離的方法既可以選擇出最適合蒙古軍隊英勇善戰的領袖, 又可以保證血脈能夠繼續傳承下去。
而不巧的是,窩闊台在當時既不是能夠合法繼承老父親財產的“幼子”,也不是勇猛無畏得到大部分部落支持的“英雄”, 窩闊台其實是一個帶著腦子的政治管理型人才。
所以,鐵木真當時的想法是要在選舉製中搞□□,屬於政治錯誤,後果極其嚴重,一個不好就要內鬥起來。
蒙古草原好不容易統一,一旦內鬥,極有可能再次分裂,這是鐵木真絕不想看到的。
於是,他使用了極其聰明的一招--攻心為上,他在西征之前召集了諸多兄弟和兒子,指明自己的繼承人是三子窩闊台,然後帶著三子去刷了一波軍功,此後更是時不時將窩闊台帶在身邊各種暗示明示。
不得不說,他的這個舉動十分奏效,在其身亡之後的庫裏台大會上,大部分的汗國都站在了窩闊台這一邊,而合法繼承財產的幼子拖雷在“監國”兩年後,不得不迫於局勢交出了權柄。
“即位之後,窩闊台在早期確實勵精圖治,量時度力,舉無過事。”曾經編寫過《元史》的王老先生撫著美髯,有意無意地看了眼坐得筆挺,但就連頭發絲都透著被迫加班的沮喪學生,意味深長道,“但他晚年沉溺於酒色和美色之中,加之先後消滅了最大的敵人拖雷勢力和金王國,日益放縱,變得暴虐不堪,最終漸漸失去了民心。”
而在他放棄朝政之時,他兄弟們手下的汗國勢力卻在急速擴張。
大哥術赤早亡,但其次子拔都卻驍勇善戰,屢次西征之後,更是打下了一片廣袤的領土,南至黑海,北到北極圈,西到匈牙利。在他的努力下,金帳汗國的麵積很快成為了四大汗國之首。
窩闊台死前決定仿照父親,將王位傳給自己的三子闊出,誰知道闊出在征討南宋時陣亡了,於是窩闊台便指定了闊出的長子孛兒隻斤為王位繼承人。
但他死後,王權就被皇後所攬,皇後不願意將王位傳給和她沒有血緣關係的孫子,所以進行了一番足以被寫入八卦故事的騷操作,此後,雖然其如願以償,但也直接導致了窩闊台係的分裂。
最重要的是,皇後所生的長子貴由長期執掌軍務,並沒有執政能力,而且他和金帳汗國的新任汗王拔都之間關係極差,最後也是死在了前往攻打拔都的路上。
“由於其此前的荒唐舉動無數,其家族勢力的支持人數驟減,此前一直低調的拖雷家族因為其首領蒙哥聲望極高,繼承了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