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第 126 章(1 / 3)

太者, 大中之大也。

但凡稱呼裏加了這個字的,都是輩分中最大的。

太子是如此,太孫也是如此。

皇長孫雖也是獨一無二, 但並非無可取代, 萬一他夭折了,那麼次子朱允炆自動頂上。但皇太孫就不一樣了。

皇太孫算是一個榮譽頭銜,是大明的開國皇帝明確定下的皇位第二繼承人。原本如果太子在即位前出了意外, 那麼皇位還有可能根據“父傳子”的規矩傳回太子的幾個弟弟手中, 但現在就算太子沒有繼位, 皇長孫也是妥妥的下一任皇帝。

雖然明確了帝位傳承對於國家而言是一件好事,但是洪武帝此舉還是引起了朝堂上的軒然大-波。

原因很簡單, 皇太孫年齡太小了。

並不是說他們對木小白有什麼意見, 而是不少人覺得太子如今剛過而立, 身體康健,沒有必要將皇長孫推出來, 這樣對孩子的教育也沒有好處。

不過在這個問題上,新上任的太子太師,主要承擔教育皇長孫任務的王褘老先生倒是沒有發表意見,在有心人士找上門的時候,他隻是意味深長得說了一句“這對皇太孫來說是件好事,”隨即便閉口不談。

一些老臣簡直崩潰,對一個才十二歲的孩子來說, 被早早立成靶子怎麼會是好事?

於皇長孫,群臣是將其看作孩子, 調皮搗蛋些也不算什麼, 但是對皇太孫, 則是被當做帝國繼承人來看的, 禦史完全可以對其開啟挑剔模式。

哪個孩子願意生活在這種處處被挑刺的環境中啊?就算是聖人也受不了這麼緊迫盯人的,如此下去萬一把孩子逼壞了怎麼辦?

王褘摸摸胡子,拍了拍這位真心實意為皇長孫擔憂的臣子,表示你說的都沒錯,但問題是皇長孫是不正常人啊。

就像是豆芽需要壓力才能長得粗壯多汁一樣,麵對學習能力強悍卻總想著摸魚往校場跑的皇孫殿下,也需要給予一點壓力。讓他再這麼肆意生長的話,指不定哪天一個沒看住就躥天入海了。

於是,在洪武帝的堅持和太子的支持下,朝中反對之音漸消,隻是表麵波浪雖平,底下卻出現了一波暗湧。朱元璋將這一切看在眼中,少見得並未多說什麼,甚至都沒派出錦衣衛調查。

其不做追究的姿態讓不少臣子心中略緊,立刻縮回了試探的爪子,安安分分得繼續兩點一線的生活。

什麼酒樓茶社朋友家中一概不去,太容易讓人生出誤會了,下班一起走走?不不不,大家保持友善的同事關係就行了,私底下還是算了。

一時間,京中官員作風大改,搞得服務性行業的老板們紛紛有些稀奇,這些官老爺是改了性嗎?這些日子他們可是請了《三國》的原作者來簽售哎,之前不是一個個都預約了嗎?怎麼都派小廝來啦?

噓!低調低調,最近大家都縮著尾巴過日子呢!禁娛懂不懂!

然而就在這種見偶像也要偷偷摸摸的氛圍中,“罪魁禍首”木小白倒是大搖大擺領著弟弟走到了大街上,他一手提著一套書,在眾人“這小孩力氣好大啊!”的目光注視下跑去讓羅老先生簽字。

羅貫中一邊在書冊上落下了【洪武十七年於應天楓落時】的印戳後寫下自己的名字,一邊悄悄問道:“殿下,您不是已經有簽名本了嗎?”

木白指了指他手裏的印戳:“但是那個沒有這個章啊!”

作為出版社的幕後boss,木白早早就準備好了各種精裝版典藏版讓羅貫中簽字後放在皇家圖書館裏(ps:現在這套書在朱元璋案頭),但是人嘛,多多少少都會有些收集癖。尤其是印戳這種東西,沒有集齊感覺就損失了一個億有沒有!

不過這次活動也是木小白的苦中作樂了。

他被告知升職的時間和群臣差不多,偌大一個皇宮,沒有半點真情,也沒有人預先告訴他這個消息,木白簡直是被逼上梁山的,等他知道的時候已經來不及跑了。

在儀式之後,木白去皇家藏書室裏翻找了半天,隨後一臉苦大仇深得發現,皇太孫這個職業不光是他所在的“春秋”時代,在後世也是苦逼度max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