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 剛剛從混亂走向統一的經曆並沒有給這個國家的人民帶來更多的幸福生活。
經曆了戰火,終於迎來了統一的日本人民發現,平順的生活並未隨著統一到來。
國家的統一直接使得許多以戰爭為職業的人們流離失所, 這些從硝煙中走出來的武士手裏還舉著□□, 卻失去了效忠的對象。
他們在大街小巷上四處遊蕩, 隨即他們悲傷又茫然地發現, 往日人群中投來的眼神中的敬佩變成了厭惡, 昔日的崇敬也轉為了鄙夷。
這些人的靈魂還留在和北方政權的敵對狀態中, 卻發現原本站在他們背後的民眾已經在稱呼對方陛下了。
於是, 他們隻能想方設法地通過作亂來發泄其無處傾瀉的體力和被拋棄的怨氣。
日本國的治安進入了有史以來最差的階段。
有部分武士揮刀砍向了民眾,也有部分武士走上了甲板,他們的決定是繼續走之前的道路, 即便他們效忠的對象已經不在了, 但他們堅信隻要自己打下了這片天下, 局勢並不是無法挽回。
但招兵買馬是需要錢財的,為了向北朝求和,南朝的天皇以及權臣已經耗光了家財。
於是, 他們決定複製南北朝曾經的道路——通過掠奪隔壁鄰居來積攢原始財富, 但他們顯然打錯了主意。
近些年來大明連連增加海防, 沿著港口陸續布置的燈塔為夜間航行提供了充足的視野條件,即便是深夜,沿岸依然有趕著交期的船隻就著夜色行動。
原本這也不至於成為阻礙, 不如說,隻要不是大型貨船,倭寇們自認都有一戰之力。這些小貨船戰鬥力有限, 等於是上岸前的開胃菜, 運氣好遇到運糧船的話, 那更是一次吃飽。
但就在他們想要按照過去的經驗快速搶登,準備舉起屠刀速戰速決時,卻見一道炸雷聲驀然響起,隨後,一道白光劃空而過。
天打雷劈?倭寇們的動作都微微凝滯了下,一個即將下刀奪走船員性命的倭人更是連刀都放下了。
貧困和苦難從來都是宗教信仰的天堂。自唐始,日本便是全民信佛,而未經過三武滅佛活動的日本佛教充滿了政治和煽動色彩。
為了獲得更多的政治地位,日本的佛教由上而下、又由下往上的路線,由於日本的大部分民眾都生活在貧困線上,無力追逐更高的精神生活。
日本的淨土宗更是提倡“他力本願,善人正機”。這句話的意思是,因為阿彌陀佛無所不能,所以勿須修煉,隻要有十念即可往生。
同樣,阿彌陀佛有無比慈悲,所以他不會挑三揀四,依人品行決定度或不度,隻要依照“十念”,就算是罪大惡極者也可被超度。
佛教在幾次被滅殺後,在中土的傳播路線轉為了政治的助手,主要選擇勸人多行善事,多多修煉,而在日本,佛教卻成為了惡人的遮羞布和庇護傘。
畢竟要如何得到阿彌陀佛的庇佑、如何走到淨土都需要大量的財富,換句話來說,無論用何等手段隻要有錢,最後都能登上極樂淨土。
這就導致了日本常會出現讓人啼笑皆非的一幕,惡人無所顧忌地為惡,然後將這些贓款捐給寺廟以求取死後的安寧。
但就算是在這樣扭曲的教義中成長起來的倭人也十分清楚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在作惡,因此在聽到雷鳴和閃電的時候,他們會不由自主地生出了幾分畏懼。
“隻是煙花而已!”最後一個登船的倭人頭領見狀大吼,“蠢貨,都沒見過煙火嗎?這些狡猾的唐人是在召喚幫手,你們動作再不快些就要被包圍了!”
真不怪這些倭寇沒見識,雖然爆竹的發明迄今已經有兩千餘年,但真正使用硝石的爆竹發明卻是在唐朝,添加著色劑的硝石□□煙花正式登上曆史的舞台更是要在宋朝中期,這其實是個不折不扣的新生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