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張載(1 / 2)

林戰回到客棧,收拾停當,查查道:“林哥哥,我們又該向哪裏去?”林戰歎息一聲才道:“明天暫去濰河打聽一番。”查查道:“濰河那麼大地盤,怎麼能找得到。”林戰道:“不去找豈不是更沒有訊息。總要去到那裏查訪了,便是得不到任何訊息那也能心安了,你說是不是?”

旬日月餘,林戰與查查來到青州地段,再由青州城一路尋去。這一日來到濰縣,向路人打聽是否有個叫張五的人家。天晚時落腳在一個叫綿山的客棧內,林戰前去櫃台詢問掌櫃的,附近是否有個叫張五的。

掌櫃的看了看林戰:“客官,這叫張五的滿街都是,你到大街上叫一聲張五,能有二十個回頭的。我們這裏的人都是以排行稱呼的,叫什麼王三呀李四的,張五趙六的,沒有幾個人能讓別人稱呼名字的。”

查查一聽有點泄氣:“林哥哥,這樣找法我看再找一百年也找不到。要不我咱們別再找了。”林戰道:“查兒,你不知道那個寶盒有多重要。找不到那個寶盒的下落,六俠五虎就會被天下人誤解成私藏紫檀寶盒的自私小人,就會被天下人指罵。何況還有他們的妻小,也要背負罵名。”

查查歎道:“哦,原來是這樣的。”林戰腦中忽然一閃,說道:“查查,我想起來了,我剛才看到過張五這兩個字。一定看到過,隻是想不起來了。”說著便拉起查查的手,“我們到街上走走,順著剛才的路走回去,一定能看到張五這兩個字的。”

天剛擦黑,街上燈火闌珊,行人稀落,兩人沿街而行,細看兩旁的街景,鹽鋪酒樓茶肆,哪有張五兩字。猛然間,林戰拉住查查,南去的小巷裏有戶人家門口,掛著兩盞大紅燈籠,上書敘福堂。是人家的堂號宮燈,燈上卻有一行小字:李家塚張五製。

林戰拍掌道:“就是這個張五。”二人趕快回到客棧問一下掌櫃,可認得李家塚的張五。掌櫃道:“知道呀,這地有幾個不認識他的,你是說那個‘燈籠王’張五吧,他是老燈籠王的義子。老燈籠王家裏原本很窮,靠乞討為生,十幾年前從外地討飯回來,不知在哪學來的手藝,以糊燈籠粘風箏為業,竟然也發了家,燈籠王的燈籠樣式新奇,手工好,又紮實耐用,比別人的好賣。他紮的風箏能飛一百多丈高。可惜他沒有老婆孩子,就認了張五做了義子。人家都說他是得到一本仙書,才學得到這門手藝的。原來你們是找這個張五呀,就住城西李家塚。好找得很,他家門前掛著一對大燈籠,離老遠就能看到‘燈籠王’三個字。明天你一進李家塚就能看得見。”

林戰怎能忍著等到天明,回到客房便與查查換上一身短裝打扮,出了城便奔李家塚而去,那燈籠王家倒是好找,二人看看四下寂靜,恐驚了犬吠,輕身越牆而過,見偏房內燈火通明,裏麵傳來讀書之聲:“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幾千裏也……”林戰查查靠近長窗,以手指捅破了窗戶紙,看見裏麵一對夫妻正在糊裱燈籠,年紀四十歲上下,猜是張五。燈下一個少年約十五六歲的樣子,正誦讀《莊子?逍遙遊》“水擊千裏,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裏……”林戰聽到這裏,心道:怪不得陳摶祖師號稱扶搖子,原來是在這書本上得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