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洞涵本是天然生成,於水下三四丈深處,沒在水中,入口處太狹小,從水麵上那就是一麵崖壁,任誰也不會想到這水漫蕩蕩的,下麵掩藏著一個若大洞。
進入洞中,林戰恍然開悟,這深穀天坑,乃是奇異秘境,無論是猿告別、天狼還是神龜,它們都天通靈性,除了不會講話以外,做事和人沒有區別,這神龜是天然靈物,背上龜裂圖案變幻,竟能演算吉凶,他們才得以逃生。它並不知斬天狼為難我們,卻在岸邊等著,要把我帶到這洞裏來,想必這洞中必然藏著什麼神奇古怪的東西。
果不其然,這時神龜昂頭仰望著洞頂上方,林戰也隨它抬頭看去,頭頂上方還有一個大洞口,約有一丈方圓,有許多螢火蟲之類的飛蟲在那洞口裏進進出出,林戰屈身一躍,飛身跳進那個洞口,環視四下,沒見異處,這才又複躍下,抱起小尋再次跳入洞中。天狼也引身向上,身法輕巧盈盈落在林戰身。
細看涵洞天工巧成,恰到好處,洞口離水麵有丈半之高,即使是漲水也淹不到洞裏去。
二人對望一眼,心意會通,林戰向洞內走去,摸索慢慢順階而下。這洞極深,隻覺步步向下,約摸走了小半個時辰,仍沒到底,前麵卻分出七八個洞口來,林戰與小尋張望許久,拾起一把石子,分別向每個洞內投去,細辨回音,揀了個洞口大的繼續往裏探索。好在洞中有螢蟲飛舞,燦然如星,勉強可辨四方。
在洞中又拐了幾個彎,東繞西轉,曲折前進,一連進進出出了幾個大洞小洞連環洞,前麵才漸漸有了光線,稍稍能看得見些物什,最後來到一個小洞口,洞壁上刻著三個字“藏劍洞”,字跡甚深,林戰伸手去摸那三個字,指尖才一觸到,“藏”字竟然發出爍爍銀光,一驚之下,他忙將手撤回,那片銀光又漸漸暗淡下去,他又伸手去摸“劍”字,手所觸到之處也發出爍爍光芒。
他看向小尋,小尋沒有說話,但眼中分明在說:“這洞中說不定有更多的神奇之事。”
林戰關切小尋傷勢,問道:“尋兒,你累嗎?”
小尋道:“不打緊,我們先進洞瞧瞧。”進入洞中,才發現,裏麵寬暢空曠,中央豎一銘碑,借著微弱亮光,依稀辨得碑文:黃帝采首山之銅鑄劍,以天文古字銘之。天下奇劍多以人名,洞中收藏名劍一千零二十四,劍劍有名,名傳軼事,餘愛劍成癡,皆收羅於此。
洞中兩側列劍千餘,長的短的,大小不一,劍上都鐫有名字。依次看過去,第一把是越女劍,第二把是魚腸劍,接著是玄武劍,挨著的是敦煌劍,再向後看,竟是勝邪、純鈞、湛盧、越王劍諸等名劍。林戰曾聽父親說起過,這些劍都是世上奇劍,曾引發過江湖上爭鬥,掀起過腥風血雨,名聲過高,並不一定存於世上,因為根本沒有人真正地見過這些寶劍,多是傳說。況且佩得這些寶劍的都非碌碌無為之輩,劍因人奇,人成劍名,這些劍未必真的鋒利異常,大多數劍是因人而名著,傳於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