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剿韃靼餘部的戰役,以本雅失裏戰亡、阿魯台墜馬逃遁、其餘族部全軍覆滅的戰績宣告明軍大勝。朱棣命令停止進攻,決定勝利還師。
當朱棣帶著主力軍隊踏上歸程、準備返回大本營的途中,遇到了身穿錦衣衛服飾的一小隊人馬。
個個帶傷,飛騎而來。
跑在最前麵的是馬雲,而與他同乘一騎的,正是權妃。
馬雲飛身下馬,“撲通”一聲跪倒在聖駕之前。
不用一語,朱棣仿佛全然明白了。
“奴才該死,聖上的車輦,軍糧輜重,都沒有保住!”馬雲麵上是難掩的沉痛。
朱棣的目光中帶著蒼涼與憂慮:“車輦毀了,還可以再造,軍糧留給他們,真讓朕切齒難安!”
“萬歲,那些糧草,在奴才突圍前,已然放火燃成灰燼。奴才知道萬歲所憂,顧絕不能給他們留下半粒糧食!”
朱棣點了點頭,目光掃過馬雲,看了看他身後的隊伍。
所有的人都帶著傷,在見到他的那一瞬都下馬跪倒行禮。
隻有她,他的權妃,目光癡癡的,一直呆呆地坐在馬上,直到看到朱棣望著自己,才眼圈一紅,成串的淚水抑製不住地流淌下來。
說不出的嬌怯可憐,朱棣走上去,一把將她從馬上抱下,拉在懷裏,用手輕撫著她的背:“好了,沒事了!”
隻此一句,那態度凝重得讓她感動,經曆了生死的考驗,她才真正意識到,當自己麵臨死亡時,她心中想的、念的,究竟是誰。
把頭深埋在他的懷裏,再也不願起身。
朱瞻基冷冷地看著眼前的一幕,雙手微微攥拳,看到了權妃,為何卻看不到若微?為什麼馬雲沒有把她一起帶來?
他不能相信,也不敢相信。
當他的目光像一道冷箭射向馬雲的時候,馬雲麵上微微黯然,朱瞻基一步一步緩緩走到馬雲麵前,隻是冷冷地看著他,那眼神兒讓馬雲有些膽顫,十三歲的皇太孫的目光與天子的目光那樣相似,一般的淩厲,一樣的嚇人。
馬雲從懷裏掏出一個小小的物件,雙手捧著,高高舉過頭頂。
瞻基目光一掃,頓時如同被雷擊一般。
那閃爍著淡淡瑩光的珍珠耳墜,是她的。
是若微妹妹的。
朱瞻基的眼中蓄滿了淚水,心中如錐刺般疼痛。
他甚至不敢伸手去接,微微愣過之後,他撇下眾人,瘋了似的掉頭就跑,不知要跑向哪兒,隻是一味地被一口氣頂著,飛奔而去。
此情此景,讓權妃失聲痛哭。
馬雲也深深低下了頭。
“哭什麼?這樣的經曆,對於瞻基來說正是最好的磨礪!”朱棣沉著臉。
馬雲低聲問道:“萬歲,長孫殿下,是否要緊?”
“隨他去吧,跑一陣、哭一場,也就過去了!”朱棣立即宣布在此處紮營。
營帳之內,聽馬雲將當日情形細細講來,朱棣氣憤難平,想不到征戰一生,卻忘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道理,這邊剛把韃靼打得落花流水,那邊瓦剌又開始挑釁,野蠻的蒙古人真真可惡!
狼子野心!
朱棣麵色陰沉,冷得怕人。
馬雲立在帳中,大氣也不敢喘。
過了半晌之後,才說道:“你說當時是那個若微丫頭提醒你,要分路出擊,衝出重圍給朕來報信的?”
“正是!”馬雲點了點頭。
“也是她提醒要毀去糧草的?”朱棣又問,臉上是有些難以置信的表情。
“是,正是若微姑娘提醒,說若留有大批糧草在此,怕瓦剌會以大本營為基地,誘皇上深入而殲之。若是沒有了糧草,他們原本就是偷襲,自然沒帶多少供給,就是想在此設伏,也撐不了幾日。她還說……”
“還說什麼?”朱棣緊緊追問。
“說娘娘的安危,抵不上突圍給萬歲報信。提醒在下,關鍵時不要愚忠,要斷然取舍!”馬雲說到最後,滿麵憾色,再一次深深垂下了頭。
大帳裏一片寂靜。
朱棣臉上也有些神傷之色,隻是他心中好奇,若說瞻基文武兼修、出類拔萃,是少有的少年英雄,那是因為自小將他帶在身邊,日日教誨、耳提麵命的結果。而這個孫若微,不過是一名地方小吏的女子,琴棋書畫等六藝精通也就罷了,可是醫理藥經、為人之道顯然早已超越了一個十歲孩子的心智,而在大敵包圍的險境中,竟然有男子一般的機智勇敢,敏銳得如同久經疆場的老帥一般,真叫人稱奇。
看來,也許她真是上天賜給瞻基的絕佳之人。
可惜了,實在是可惜。
“去,看看瞻基。”朱棣歎了口氣,身子重重地倚在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