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山月隨人歸(1 / 3)

月滿中天,眾人圍坐而聚。

在這場中秋家宴上,胡善祥帶給孫若微、袁媚兒和曹雪柔三人來自家鄉的驚喜,仿佛將此前積蓄在眾人心底的芥蒂都化為無形。此情此景下,思鄉的人是最脆弱的,來自家鄉風俗的慰藉最能夠撥動她們心底的柔情。如此費盡心思為她們做的安排,既慰了鄉情,又化了幹戈,更彰顯了當家主母的氣度與以和為貴的良苦用心。

若微細品著月餅,隻覺得如同嚼蠟。因為她知道,胡善祥此時的偃旗息鼓並不是真正的放棄,而是為了日後的卷土重來做準備。月有陰晴圓缺,正應了太孫府的局麵,分分合合,不過是權宜之計,臥榻邊豈容他人安枕?

妻妾間的爭鬥,絕不是一方想息就能息的,弱肉強食、相生相克、此消彼長才是王侯深宅內的生存之道,這樣的日子究竟何時才能了?你方唱罷我登場,這出戲似乎永遠不會落幕。

若微正在暗自思忖,突然聽到朱瞻基似乎“哎喲”了一聲,仿佛吃到了什麼硌牙的東西,難不成有什麼不潔之物?這還了得!立即有人遞上瓷碟,朱瞻基把口裏的東西吐了出來。

朱瞻基仔細一看,在月餅渣子中正是一個小蠟丸。

正在納悶,慧珠笑著走上前賀道:“恭喜殿下,這蠟丸竟被殿下吃到了!”

眾人這才明白,又是為了討祥瑞而玩的小把戲。以往都是除夕或正月十五時往餃子或元宵裏放個銅錢或花生、紅棗之類的物件,圖的是個口彩和吉祥。想不到太孫妃如此煞費苦心,竟在月餅裏放了,可是為什麼會是一個小蠟丸呢?

眾人不解,朱瞻基卻心知肚明,不管他心中對胡善祥是憐是恨,此時也隻有感動。原來隻道是為了化解若微與雪柔對她的不滿,為了拉攏袁媚兒而做的取巧之舉,為她們準備了家鄉過中秋的吃食,竟沒想到,對自己的關切也應在其中了。

這樣一個巨型月餅如今真是把他和若微、善祥三人緊緊連在一起了,看著眾人疑惑的眼神兒,朱瞻基才緩緩說道:“善祥真是有心了!”

胡善祥心中一熱,有多少日子來,人前人後,他都沒有再叫自己的名字了,今日重又提起,怎麼不讓人感懷呢?感動中透著委屈,隻是又要強忍下。

“媚兒一向乖巧,可知這蠟丸所為何故?”朱瞻基為了調節氣氛,特意讓袁媚兒來開口。

袁媚兒瞪大眼睛,把嘴一噘道:“殿下真是的,明知道媚兒最是蠢笨,偏拿難題來考我,我哪裏知道?”

“嗬嗬!”朱瞻基笑了,“元朝末年,元帝殘暴無道,民不聊生,各地屢有反抗。元軍高壓強治,每十家隻許共用一把菜刀。在這樣的形勢下,起事非常困難。我大明開國之君,太祖爺便乘八月十五中秋節互贈月餅之機,在月餅裏放一個蠟丸,蠟丸中裹著紙,紙上寫著誓言與起事的時間,以此在義軍中傳遞,互通反元複國大計!今日太孫妃重現當年之景,是在提醒本王要居安思危,莫望祖宗當年開國創業之艱難,要勵精圖治、枕戈待旦。故本王剛剛說,善祥真是有心了!”

原來如此。不管是袁媚兒,還是曹雪柔,即使是若微,此時都不得不佩服起胡善祥來,這樣一來,正室嫡妻的大義與明達便體現得淋漓盡致了。

“殿下,這蠟丸裏會寫著什麼?難不成是娘娘的誓言?”袁媚兒倚小賣小,刻意撒起嬌來。喝了兩杯桂花酒的她麵色紅潤,嬌態可人,十分養眼。

朱瞻基笑而不語,對上胡善祥的眼眸,胡善祥的眼中一片澄淨,幹淨得如同八月的天空,讓人的心情豁然寧靜起來。朱瞻基用力一擰,蠟丸成為兩半,裏麵果真有一張小字條,展開一開,不由眉頭微擰。

“以此作為頭句,我們姐妹和殿下一起聯句如何?”胡善祥看出朱瞻基麵上的情緒變化,立即開口說道。

隻此一句,便讓朱瞻基的神情豁然開朗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