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素練風霜起(1 / 3)

得勝而歸的宣德皇帝朱瞻基命人在西華門外修築了一座囚室,將朱高煦父子關押在裏麵,還特意為這座囚室起了個具有諷刺意義的名字:逍遙城。從此,被廢為庶人的原漢王朱高煦,帶著木製的鐐銬,在這座“逍遙城”中度過囚徒生活。

夥同朱高煦謀反奪位的王斌、朱恒、盛堅等人,經審訊後被朝廷處死;那些與朱高煦相約起兵接應,或是獻城相助的衛所軍官們,如濟南都指揮使靳榮,天津衛鎮守都督僉事孫勝,山西都指揮張傑、楊雲等人也先後被一一查出,相繼被殺者達六百餘人。因放走或是隱藏罪犯而被判刑或是戍邊者,計一千五百餘人,被送往邊地編為當地土民的達七八百人。

這些人當中唯獨少了朱高煦的側妃李秋棠,念她一介女流,朱瞻基也未放在心上,不想卻給自己和大明留下了隱患。

轉眼到了宣德二年春天,紫禁城中的紅牆黃瓦映在春日的暖陽下更顯得流光溢彩華美高貴,微波輕漾的太液池畔,繁花碧草間,一個個正值花期的女子穿著錦衣繡裙,緩緩走在宮中小徑上,風度翩然,絢麗照人,這些就是剛剛從民間選入皇宮的淑女。

乾清宮內,朱瞻基正在與內閣學士楊榮等人議事,隻見太監金英在門口一晃,似乎是有事情要入內回稟。

“進來吧,在外麵探頭探腦的做什麼?”朱瞻基嗔道。

“回皇上,是仁壽宮的雲姑姑來報,說是皇太後為皇上甄選的十名淑女如今都在仁壽宮候著,請皇上這邊的事情議完了就過去看看,若有中意的才好冊封。”金英滿麵笑容地說道。

朱瞻基聽了卻是麵色一沉,不禁喝道:“好個沒眼力見兒的奴才,朕和閣老們正在議軍國大事,這等後宮私事由皇太後、皇後操持即可,以後這樣的話不要傳進來!”

“可,可是……”金英有口難言,滿臉苦笑,“皇太後說,總要皇上中意了才好,要不然把人家姑娘選了來,都放在那兒擺著,六宮成了冷宮,何時才能誕下皇嗣?”

“滾出去!”朱瞻基聽了不禁大怒,從桌上抄起一個硯台就往金英身上砸了去。

金英也不敢躲,結果弄了一身滴滴答答的墨汁,灰溜溜地退了下去。

“讓幾位大人見笑了!”朱瞻基接過王謹遞上的帕子淨了淨手,看了看楊榮無可奈何地笑了。

楊榮等人早已見怪不怪,隻裝著什麼也沒看見什麼也沒聽見,繼續議事。

長樂宮後苑內,六歲的常德公主朱錦馨坐在琴桌邊上,一麵吃著甘甜清脆的大棗,一麵有一下沒一下地撥弄著琴弦。

室內臨窗炕上懶懶地倚在靠枕上的正是皇貴妃孫若微,坐在她對麵端著碧玉碗一麵往她嘴裏送海棠幹,一麵細細叮囑的正是貴妃之母董夫人。

“快三個月了吧?這次反應這麼大,怕是一位皇子!”董夫人細細打量著女兒的神色,低聲說道。

“娘,我好久沒看到紫煙了,下次你進宮把她帶來吧!”孫若微又捏起一枚海棠幹放在嘴裏含著。

“好,不過呀,她現在也是有了身子的人了,萬事也得小心!”董夫人伸手拂了拂女兒的發梢,“如今女兒是越發懶散了,這頭也不梳,衣裳也不換,你成天就這樣見駕?”

“那又怎樣,實在是懶得動!”若微換了一個姿勢,在身後又墊了個靠墊,她突然明白過來,“娘,你剛才說紫煙有喜了?繼宗快當爹了?”

董夫人笑了,伸手在若微頭上輕輕一戳:“你呀,怎麼還這麼孩子氣?”

“太好了!”若微立即拍手叫好,惹得屋外的常德公主朱錦馨立即風風火火地跑了進來:“母妃,什麼事情太好了?”

她睜著一雙如星辰般熠熠閃亮的眸子,趴在若微身邊問。董夫人伸手將她抱上了炕,摟在懷裏笑道:“真是跟你小時候一模一樣!”

“哪有,我比她聰明孝順多了。那時候娘教我彈琴,我從來都是隻聽過兩遍之後就能把曲子記下來,還有……”若微指著朱錦馨說道,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模樣。

“還有跳舞、習字、背棋譜!這丫頭笨死了,根本不像我孫若微的女兒,也不知是隨了誰,難道是像皇上?”朱錦馨拿腔拿調地學著若微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