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class=tent_ul>
陸從月畢業的時候已經是1982年春天了, 這時候國家已經改革開放,私人經營的企業如雨後春筍一般層出不窮。相對應的,一些國營單位開始走下滑路, 一批工人開始麵臨下崗的問題。
而謝明朗早在去年大三的時候就在清大附近開了第一家酒樓, 並且靠著他的手藝迅速將酒樓發展起來。後來國營飯店越發的不景氣, 謝明朗直接將羅師傅給挖來了,如今在酒樓做大廚,還請了一人專門管理酒樓。
當時陸從月還問他,“你怎麼不趁機把二哥挖來?”
謝明朗笑著回她,“二哥是留著給你的服裝廠做廠長的。”
這話並不作假。
大家夥的生活變好了, 謝明朗的酒樓生意也日益火爆。
甚至每年假期的時候陸從月都會拿出時間來做衣服去賣, 所以這兩年他們夫妻也積攢了一些錢財。
陸從月畢業的時候謝明朗就張羅著把服裝廠給張羅著開起來了, 而廠長正是謝明宇。
雖然到了這兒還是廠長, 可原來的紡織廠好歹是國營企業, 他本身又是廠長,所以並不用擔心下崗的問題。但謝明宇還是為當年的一句玩笑話付出代價了。也應該說是在深思熟慮之後才做出的決定。
陸從月不懂服裝廠的經營, 所以和謝明朗商量一番, 聘請了謝明宇,同時也給了他三成的份額。對此謝明宇很驚訝當然也很高興。
謝明朗還笑著說,“這樣就把你綁在我們這兒了,你想跑都跑不了了。”
話雖如此, 謝明宇仍舊高興。這服裝廠他隻作為管理, 出錢這方麵卻都是謝明朗夫妻拿的, 說起來還是他占了便宜。
謝明宇很能幹,畢竟做了這麼多年的廠長,人脈和原料進貨渠道各方麵都門兒清,哪怕是前期的人員招聘, 做的也相當不錯。
陸從月本身就學美術出身,自來又會設計衣服。在大學時甚至參加了關於服裝設計的社團。如今畢業正是大展拳腳的時候。廠子一開,陸從月便將這兩年積攢下來的設計稿拿了出來,僅有十幾人的服裝廠也飛速的生產起來。
到了四月初的時候,陸從月廠裏第一批布拉吉麵世了,謝明宇果然有一套,他並沒有去找百貨商店鋪貨。畢竟這時候百貨商店的東西還靠國營廠子供應,於是和謝明朗商量後便在京市幾個區內各買了一間門店,專門賣他們的衣服。
當然,在開辦廠子的時候衣服便標明了品牌‘問月&039;,他們就是讓世人都知道,他們生產的問月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這時候的大街小巷門店已經不少了,一間賣衣服的鋪麵也不算稀奇。但當衣服掛上去的時候,看見的人就邁不動步子了,實在太好看了,跟百貨商店裏來來回回那幾款樣式的布拉吉好看多了。
有人以為這是南邊兒來的貨,還擔心價格太貴,結果人家店鋪接著就把價格給標上了,哪怕客人站在門口也能對價格一目了然。
價格有優勢,質量又不錯,上市的頭一批衣服不過幾天的功夫就搶購一空。
陸從月也慢慢忙碌起來,她便邀請了她在大學期間的好友前來助陣,作為臨時員工加入到了設計團隊,而生產工人也進行了擴招,從十幾人到了二十幾人。
陸從月拿到銷售數據的時候還有些不敢相信,“現在大家都這麼有錢了?”
“大家現在消費水平提高了,比以前敢花錢了。”謝明朗說著將數額核算一遍,然後又跟陸從月說了一些廠裏的事情。
陸從月就隻想當個好的設計者,偶爾也能做做衣服,其他的事情真的不想摻合,見謝明朗說起來,她忙打斷說,“這事兒你跟二哥說,我不參與。”
謝明朗無奈便不說了,轉而又說,“對了,劉春妮和陳小草又給你來信了。”
說著謝明朗拿出兩封信來,“沒想到你就當了幾個月的老師居然還有學生能念叨你了。”
陸從月聽到劉春妮和陳小草的名字不禁露出一抹笑來,“隻能說高考恢複的太及時,村裏人又有幾個考上大學的女孩子讓大家看到了奔頭,她們好歹得了上學的機會,今年要考大學了自然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