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縣電子廠的困境(2 / 2)

“放心,用不了三十年,你們能看到的。”章楊笑著說道。

“三十年?你這孩子,淨瞎說。”楊素蘭可不相信華夏三十年時間,就能超過蘇聯老大哥。

“老章,聽說過了年,會有幾位蘇聯專家來市裏工廠指導工作,能不能請他們也來縣裏看看?”隻要讓蘇聯專家來了,上頭就能重視他們縣電子廠,她丈夫也就不必在為工作的事情發愁了。

“人家蘇聯專家是去京城的,市裏廢了多少力氣,才讓蘇聯專家停留兩天,怎麼會來咱們縣裏?”

“我隻希望這次指導的包括市裏的電子廠,要是市裏能跟咱們縣電子廠聯營,那廠子就有救了。”

所謂的聯營,其實就是代工。雖然現在華夏還處於計劃經濟的尾巴階段,但其實許多地區,已經開始一些市場經濟的試點。

私營企業和個體戶的踴躍出現,加上一些地方盲目的上馬各種工廠,導致許多商品的產能過剩,一些工廠已經入不敷出。

他們都希望被大工廠合並,但是大工廠的領導也不傻,誰願意接手這些包袱?於是在政斧的協調下,多少小工廠開始跟大廠聯營,生產一些技術不高,價值不高的產品,掙一點點代工費。

章偉光現在想的就是能代工市裏電子廠的一些訂單,多少也能賺點錢,給大家發工資。像他家裏還好,妻子是中學老師,也有一份工資,許多家庭就一個工人上班,沒工資可怎麼生活?

前兩天他還看到電子廠的一個老師傅,居然擺攤修自行車去了,因為手藝不行,一天能接到一個活都算好的,一個月恐怕也就能賺幾十塊。

“爸,縣電子廠都能做什麼啊?能焊接集成電路板嗎?晶體管什麼的行嗎?”章楊不動聲色的問道。

“當然能!你是不是也跟其他人一樣,以為我們就能生產個半導體(收音機)?!”章偉光很生氣,大家為什麼都是這個看法?

“爸,那你們就沒想過大著膽子接一些個體戶的訂單?”

“你以為我不想?可是訂單在哪兒呢?現在隻要有訂單,哪怕是幾台收音機,我們都做,但是根本沒人下訂單。我們生產的東西,也賣不出去。”

“我想跟縣裏申請一筆資金,我們做電視機,這個肯定好賣,但是需要的資金太多,根本不現實。”

“唉,我跟你說這些幹嘛。你們看電視吧,我回屋躺一會兒去。”章偉光落寞的走回房間。

“媽,我今天也早點睡,明天去學校領成績單。”章楊對現在的電視節目實在是提不起興趣,他家還是14寸的黑白電視機呢,年齡比他小不了幾歲。

對電子廠的情況了解清楚了,有訂單,他們肯定接。章楊提筆,開始寫一份簡單的計劃書,並將他記憶中的一些大火的遊戲記了下來,免得將來忘了。

現在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這個東風,他明天就能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