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虎落平陽(1 / 3)

雨還在淅淅瀝瀝的下著。

薑進酒,這是薑州城一家普通的酒館,裝修普通,老板普通,來往的客人也普通,唯一不普通的就是這酒,他們家的酒在釀造的過程中加入了稗子。

這稗子本是和水稻一起生長的雜草,農民們恨之入骨,見之即除,而薑進酒的老板卻獨樹一格,從農民手裏低價收購稗子,回來製成了稗子酒,反而比一般稻穀釀出的酒更清醇芳香,被薑城人視為珍品,即使離鄉多年,也放不下這一口美酒,酒館的名字也因此而來,意為薑城來往的人們必進的酒館。

“老板,打壺酒。”一身披蓑衣的大漢走了進來,此人麵目黧黑,神色中帶有一絲憔悴,身形尚顯健碩,兩眼無神,年齡大概在五十上下,蓑衣之下,腰上垮著一把雁翎刀,雨水順著刀鞘上的龍紋滑落。

雁翎刀是軍刀,在軍人手中倒也常見,但這刀鞘絕不普通,精鋼製成的刀鞘外鑲著一圈金線,一條栩栩如生、身長雙翼的金龍自下而上盤繞在鞘身上,一個長相如此普通的人,卻帶著如此招搖的一把刀,每一個路人都不禁多看兩眼。

“這不是歸大人嗎?”老板笑嗬嗬的招呼道,“今天還是老樣子,您的酒給您提前備下了,要不然這光景,怕是早已賣完了。”

“謝了老板,錢先記賬了。”大漢拿起裝滿的酒壺,轉身便走了。

“哎,這歸大人每次都記賬,這客人要都如他這般,咱們小店還要不要開了。”一個店小二嘟囔道。

“休要胡說。”店老板將一塊抹布甩到了店小二的臉上,“有空胡說,活兒幹完了嗎?”店小二立刻屁顛兒的招呼別的客人去了。老板望了望大漢的背影,長歎了口氣。

大漢拿著酒壺,牛飲一口,望著這人來人往的街市,不禁陷入了回憶……

南漢國禁軍禦龍衛所內。

“歸指揮使,這裏是黃金一千兩,太尉他老人家說,歸大人為國效力,日夜伺候在皇上身邊,勞苦功高,這點心意,還請笑納。”一名宦官諂媚的笑著,坐他麵前正是南漢國禦龍衛統領——歸禮政。

“我身為天子親軍,禦龍衛統領,為國盡忠,本屬分內之事,何來辛苦,太尉大人的心意,我怕是受之有愧,還請王公公收回去。”歸禮政眼睛都沒有瞧上黃金一眼,隻是看著這宦官繼續說道:“反而是王公公,你是天子近臣,如今怎個成了這外臣的傳聲筒,這若是傳到皇上耳裏,恐怕不好吧。”

宦官心中一驚,眼神中的慌張一閃而過,僵硬的笑道:“哈哈,歸大人言重了,老奴也不過是看歸大人辛勞為國,而太尉又體恤我等皇上這身邊日夜伺候之人,一心求賢,代為中間傳個話,我與太尉本素無往來,歸大人不要誤會。”

“那你無其他的事,便自行離去吧,我還要去校場檢閱,就不作陪了。”說完,歸禮政便頭也不回的走出了衛所。

“呸。”宦官惡狠狠地往地上啐了一口痰,“若不是太尉看重你,歸禮政你這一介武夫,老奴豈會受你這閑氣,你等著,有你受苦的時候。”

歸禮政從來並未把這些宦官小人放在眼裏,此事過去,也便拋諸腦後了,卻不知這個世上,向來是寧得罪君子,勿得罪小人的。

要說這南漢國自漢寧大戰以來,國力受損,靠向北寧國繳納歲幣,開放通商,也過了二十餘年太平光景,明帝繼位後,在權臣曹顯貴、陳敬的輔佐下,倒也慢慢恢複了國力和軍力,南漢國大部分權力,皆掌握在此二人手中,甚至連天子親軍——禁軍四衛也大半掌握在權臣的手中,唯獨這頭一號的禦龍衛統領歸禮政,對明帝忠心耿耿,在明帝還潞州做逍遙王爺之時,便常伴左右。後來王爺變了皇上,歸禮政也升任了南漢國禁軍四衛之首,禦龍衛的統領,下轄五十營兵馬,共兩萬五千人,中京半數精銳,盡在掌握。如此位高權重,又是明帝身邊之人,自然成了各方勢力拉攏之人。

這南漢國朝堂之上,自漢寧大戰以後,也翻天覆地。右丞相陳敬聯合禁軍指揮使曹顯貴,廢少帝,將禍國之人盡數誅殺,迎明帝繼位,陳敬授太師領丞相事賜開府儀同三司,曹顯貴封太尉兼禁軍都統製,二人一文一武,從此把持南漢國朝政。隨著時移世易,這陳曹二人因權力紛爭,也便漸漸有了嫌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