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一個學期結束,又到了暑假,這是陸望晴到雲溪小學的第二個暑假了。
這邊的氣溫很適合居住,夏天不算熱,也就三十度左右,而冬天也不算冷,很少會低於零度,年平均溫度二十度上下,就像一個天然的大空調。
因此,這邊幾乎沒有人家安裝空調,連風扇都極少看見,走在路上感到熱的時候,撐一把遮陽傘就足夠,一旦走進屋裏,就會感覺挺涼快的。
由於家裏的樓房正在修建,陸望晴也很少住在學校裏了,她要經常去看著修建的進展,而且還能隨時對設計圖上的一些小細節進行調整。
早上,太陽剛剛冒出頭,陸望晴就已經來到了新樓房的修建現場,正準備出門的雲歸遠,看陸望晴對房子如此上心,心裏也很高興,因為這將是他們共同的家,他看向陸望晴笑著問道:
“晴兒,明天就是子龍和靈兒的大婚之日,我們是單獨送紅包,還是再送點什麼禮物好呢?”
陸望晴似乎早有想法,於是隨口就回答道:
“你開著皮卡車,就順便給他們的孩子買一輛好一點的嬰兒車回來吧,我看他們總是用背帶背著,要不就放床上,還是有一輛嬰兒車方便一些。”
雲歸遠答應著離開後,陸望晴就默默的看著正在修建中的樓房,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
等這棟樓修好,就成為雲溪村最豪華的樓房了。
以前,她曾想,若是能在鄉村建三間茅草屋,然後在房前屋後種點花花草草,再養一些雞鴨鵝之類的,那樣的生活豈不是充滿了詩情畫意!
當她終於來到了鄉村,見過了鄉村的樓房,才發現那種詩情畫意,大概隻能出現在文學作品中,別說三間茅草房,就是三間木樓,陳舊之後,屋內都會被煙熏得黑漆漆的,大多數人家就是將舊報紙貼牆上,看起來會稍微好一些。
但是,總的來說,光線還是很暗,陰雨天氣,還會散發著一股黴味,住著感覺很不舒服,因此,現在的鄉村,大多數都是打工掙錢之後,就會建磚房,很少有人家還建木樓了。
鄉村的樓房,大多都建得很簡單,而且裝修的人家不多,條件好的還粉刷一下,條件不好的,就一直住著毛坯房,住上幾年之後,也是灰撲撲的,這邊的人家,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個煤爐,煤煙一熏,牆壁也都發黃,甚至發黑,她感覺住那樣的房子很不習慣。
鄉村生活不是詩,詩意都是人們賦予的,對於長期生活在這裏的人,大概是住習慣了,所以並不覺得不舒服,可是,陸望晴卻不太適應。
當她準備要建樓房的時候,也曾仔細的考慮過,究竟建一棟什麼樣的樓房比較好呢?建得太好,會不會顯得太高調,可是,當她找到建築公司,看了各種效果圖之後,最後還是忍不住選了一張歐式別墅的設計圖。
高端大氣,而且看起來比較敞亮,外裝內裝都選了自己喜歡的風格,畢竟是要住一輩子的,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為什麼不按自己的心意來選擇呢?於是,最後就做出了現在的決定。
她略顯猶豫的是,究竟要不要裝空調,要不要還繼續保留煤爐。
這邊雖然冬天不算冷,夏天不算熱,可是,由於是山區,盡管氣溫不低,但是空氣卻比較潮濕,特別是下雨天,陰冷陰冷的,這也是這邊的人喜歡烤火和吃辣椒的一個重要原因,在這邊,除了夏天很少吃火鍋外,春秋冬三季,大多數人家都喜歡坐在煤爐邊吃火鍋。
這已經形成了一種生活習慣,很少有人家會坐在餐桌上吃飯的,陸望晴想到奶奶沈長卿,以及雲歸遠和秦楓,他們都是這樣生活的,她不能因為自己一個人而改變他們的習慣,想清楚之後,最終還是決定要保留媒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