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這些國企慣壞的員工比起來,勞動市場的人明顯更需要幫助,而且也耿直的幫助,因為他們在為了自己的明天而奮鬥,也願意為了過上更好的日子付出辛苦和努力,這樣的人是指的幫助的,不像國企改製之後還停留在國企夢中的這些員工,實在是沒有什麼幫助的必要,因為他們的今天,都是他們昨天造的孽。
華錦深吸了一口氣,對著楊晨笑道:“我知道了,我會去安排人馬上開始招聘的。”
楊晨點點頭,輕笑道:“審核小組的進度不要停,我需要首先確定器械車間的工作狀況,已經是否能夠製造出我需要的設備,另外,你去聯係一個比較優秀的軟件開發公司,我們在這方麵也有需求,還有包裝方麵,我看這個廠子在軟裝方麵沒有什麼能力,這也需要聯係外包。”
楊晨一邊說,華錦一邊將這些問題全部記錄下來,準備回到公司就著手進行解決。
而且這些問題其實也都不是什麼大問題,比如人員方麵,華國人太多了,這個不行還有另一個,江城雖然不是什麼特別大的城市,但是外來務工人員同樣很多,想要挑選出一車間的員工還是非常輕鬆的。
至於管理層,隻要有錢,完全不是問題。
而合作方,同樣是有錢就好辦的事情。
隻要這個廠子的器械車間基礎設備沒有問題,那其他的一切隻是錢和時間的問題。
兩個多小時,楊晨一路都在向華錦交代事情,車隊進入江城之後,楊晨專門請所有人在公司附近吃了一頓飯,這才解散了隊伍。
畢竟何正清請客自己沒有留下來,但是員工的夥食可不能落下,要是自己太苛刻了,以後可就沒有員工願意跟著老板出去浪了。
將雜事交給華錦和楊昊,楊晨再次一頭撲到了研究室裏。
這段時間,隻有腦癱患者的家屬是最開心的,因為楊晨為了試驗,一門心思的投入到了治療當中,之前還是平均半個月治愈一位患者,同時最多治療十二位,現在頂多十天就能讓一位患者痊愈,而且同時治療的人數也超過了二十人。
一個月基本可以讓六十位小兒腦癱患者痊愈出院,速度快到令人發指。
甚至網絡上有人稱呼楊晨為楊一院,意思是楊晨一個人就能頂的上一個醫院,甚至比一個醫院還要厲害,畢竟一個醫院一個月還不能讓六十位小兒腦癱患者痊愈呢!
在患者們一片歡呼,圍觀群眾各種吃瓜,唐曉等老患者忙忙碌碌迎接新朋友的時候,楊晨終於從閉關狀態出來了。
“呼~”
坐在久違的董事長辦公室,楊晨用力的呼了一口氣。
“老板!”
“大哥!”
聽到楊晨出關的消息,華錦和楊昊都急急忙忙了趕了過來,甚至楊江民都趕緊跑了過來。
“大哥,情況怎麼樣?”楊昊迫不及待的問道。
後麵,華錦和楊江民也一臉期待的看著楊晨,心心念的等著那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