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華語電影大獎暫時還沒有確定名字,不過應該還是“金”字輩的,萫港有金像,台彎有金馬,內地也有金雞,好像約定俗成,不僅中國,歐洲不是也有金熊、金獅、金棕櫚嗎,一般電影獎項以“金”開頭似乎是全世界電影人的共識。
聊到這,何沐還有點擔憂,“今年是龍年的,挺好的年份,不過今年這個獎肯定是定不下的,如果明年頒發,那就是金蛇獎,太不大氣了,如果後年那就是金馬,肯定也不行,和台彎重名了,再往後金羊?金猴?”
韓三坪擺擺手,“沒必要哪年頒獎就叫什麼名,這個獎籌備還需要一段時間,可能要到14年才能舉辦,評選13年的優秀電影,在今年也就是12年立項,金龍、金蛇、金馬如果三選一的話,肯定要選金龍啊。”
“可是國內漫畫界的最大獎不也叫金龍獎嗎?”李文化插了一句。
何沐介紹了一句,“這位是我的好哥們兒李文化,《一件小事》的導演。”
“李先生久仰大名啊,幸會幸會。”韓三坪笑容可掬道,身為國內電影圈的大佬,韓三爺麵對李文化竟沒有居高臨下的秀優越感,這點很難得,何沐估計韓三爺應該是知道何沐是誰家姑爺吧。
何沐又對李文化說,“漫畫在國內的文化娛樂產業中所占的分量太小了,知名度基本隻局限在漫畫業和那些特別喜歡國漫的讀者中,就算電影節的金龍獎和他們的金龍獎重名了也不是什麼大事。”
韓三坪要辦他的事。何沐也要帶李文化辦理一些入會手續,雙方分道揚鑣,同時何沐承諾。等韓三坪的這個“金龍獎”(暫定名)舉辦的那天,自己一定帶著蕭何堂旗下藝人捧場,別管有沒有提名,韓三坪聽了很高興,到時候他再說服華宜兄弟,有了華宜和蕭何堂旗下的藝人,差不多就已經囊括了內地娛樂圈的小半壁江山。他一定要把第一屆舉辦的轟轟烈烈,讓他的名字和這個獎永垂影史。
從導演協會出來之後,李文化提議去看電影。現在在京城能看到《1942》和《王的盛宴》的提前場,何沐明白他的意思,雖然《一件小事》票房也就這樣了,再多也不會超過兩千萬。後麵的《1942》和《王的盛宴》對它的影響非常小。但對於水木後麵的《泰囧》卻很重要,如果兩片的競爭力有限,《泰囧》才能更好地發揮。
兩人偷偷摸摸進了電影院,由李文化買票,畢竟何沐是名人,他們先看了一場《王的盛宴》,張震是何沐的好朋友,和劉燁關係也不錯。但是何沐不得不承認這片子有點悶,有點故弄玄虛。看起來沒有同題材馮紹峰、劉藝菲的那部《鴻門宴》看起來爽利。
當然,如果深入探究電影的內涵,或許《王的盛宴》更有嚼頭,沉下心來,何沐能看到影片中的不少閃光點,但是很顯然,普通觀眾對這部神經兮兮的《王的盛宴》顯然並不買賬,電影上座率非常高,但那是因為這是提前場,急不可耐來看電影的基本都是導演或主演們的鐵杆粉絲,從觀影過程中人們的議論聲以及不少提前離場的觀眾可以看出,這部電影不得人心。
相較而言,馮曉剛集合了張國利、陳道明、李雪健、張涵予、範偉、張默、徐帆、馮遠征、亞德裏安.布勞迪等豪華陣容的《1942》觀影過程要更加流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