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喝彩(1 / 2)

兩個小時的開機發布會過後,劇組沒有停歇,《少年楊家將》正式開拍,導演安排的第一場戲就是何沐飾演的楊七郎在街上追人騎馬的戲份,為了看這場戲,本打算馬上回學校的劉詩施同學決定明天再走……

“替身準備好了嗎?”李國利導演問陶趣多副導演。

“準備好了,”陶趣多應道,“不過何沐要求自己上。”

李國利看了一眼已經換好服裝的何沐,“馬上的戲難度很大,需要站在馬背上,你有把握嗎?”

何沐大咧咧道:“沒問題的,我的騎術挺不錯的。”想想那些從馬背上摔下來的日子,如果不在馬背上露個臉,怎麼對得起那些摔過自己的馬兄馬弟們。

現在的演員越來越嬌氣,稍微有點危險的都是替身上,所以片子拍出來越來越假,既然何沐勇敢地提出不用替身,李導當然要成全他,但是如果這小子失手了,受傷了,那麼不好意思,該歇菜歇菜,該換人換人。

“各部門預備……開始!”隨著李導一聲令下,《少年楊家將》的第一場戲,何沐真正演藝生涯的第一場戲開始了!

七郎楊延嗣,生性活潑可愛沒心機,是家裏的開心果,本劇中關於楊七郎的設定基本就是這樣。他第一次出場就是和人打賭,用自己的兩條腿追四條腿的馬,在鬧市街區上演了一場飛簷走壁的追逐大戲。

經過了《女詭》的小試牛刀,何沐基本明白演戲是怎麼回事兒了,再加上剛學過的表演課程,他對演戲也有了更深的體悟。在導演一聲開始之後,何沐撒腿狂奔,緊緊跟著街上的一人一馬,途中打翻了大叔的攤子,賣個萌就混了過去。

這段戲沒什麼難度,隻要何沐把七郎那種活潑頑皮的感覺演出來就好了。不過第一條導演並沒給他過,他要求何沐再頑皮一點,表情再豐富一點,多一點擠眉弄眼,何沐想了想,這樣的七郎就有點鬼馬了,不過既然是導演心中的七郎,何沐隻能按他的要求來,以他的身份地位還不夠格對導演提意見,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服從。這時候千萬不要腦殘的對導演說:我覺得這個角色應該是這樣的……起碼演過兩三部戲,偶爾有人叫你一聲老師的時候再說這話吧。

第二遍導演很滿意,誇讚何沐表情很到位,何沐也明白了隻要自己保持這樣的表演風格基本就可以應付的了接下來的表演。

下一場是在大街上飛簷走壁的戲,這場戲需要用吊威亞。何沐躍躍欲試,之前跑龍套的時候連威亞都沒吊過,這一直是他的一大遺憾,他是一個喜歡體現新鮮事物探索未知的人,喜歡嚐試一切沒試過的東西。

在電視上看那些淩空飛舞的俠客總覺得既帥且酷,心向往之,但真正吊在威亞上真不是那麼回事,你的身體完全被那幾根線懸著,完全不受自己的控製,你能做的就是擺姿勢念對白,這時候你才會羨慕腳踏實地的感覺。

威亞對演員也是有基本要求的,起碼你不能恐高,另外身體素質也要不錯,何沐完全達標,盡管腳下無根的感覺不好,不過兒時的武術功底讓他可以輕鬆地在威亞師的配合下完成飛簷走壁等高難度動作,隻是有些經驗缺乏引起的失誤倒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再來一遍就可以完美達到導演的要求。

接下來就是重頭戲了,楊七郎要從房上淩空一躍跳到下麵的馬背上。原本導演的安排是“跳”由何沐自己完成,但是在馬背上的戲就交給替身,到時候用替身的背影加上何沐的上半身特寫通過混合剪輯就可以敷衍過去。

不過現在何沐要親自上馬,武行為他做好了足夠的安全措施,確保他就算摔下來也死不了,李國利的要求是何沐跳下來後雙腳站在馬背上,這是比較扯淡的,憑空把難度上升了一大截,隻為耍個帥,好在馬背上本來就有一個武行演員,何沐算計了算計,隻要站在馬上之後雙手扶住前麵武行的肩膀,應該不至於落下來,畢竟他還是有點武術底子的。

導演一聲令下,馬從下麵衝了過來,房頂上的何沐一躍而起,他抓住時機,兩腳準確無誤的站在馬背上,然後雙手扶著馬背上那位武行的肩膀,隻是他低估了馬奔跑時的顛簸程度,馬剛跑了兩步,何沐的身子已經不可控的傾斜了。

周圍的群眾演員,以及群演外麵圍觀的一眾工作人員包括劉詩施等幾名演員都倒吸一口涼氣,眼看著何沐就要摔下來了,他們有的捂眼睛,有的叫“小心”,可就在何沐身子已經傾斜九十度的時候,他又奇跡的扳了回去,圍觀的五郎陳龍叫了一聲“好騎術啊!”,因為他看清何沐是用雙腳勾住馬的脊背,然後硬生生把自己拉了回來,最難的是正位之後他沒有坐在馬背上,而是仍然保持站立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