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沐張梓霖的蜜月之旅其實就是圍著歐洲走一圈,預計用一個月的時間完成,對於一個演員,這算是非常難得的犧牲了,一個月的時候都夠拍一部小成本電影了,隨便接個廣告也足夠他的小金庫翻幾番的了。
古人雲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何沐對此深有體會,在未走出家門之前他以為自己讀了那麼多的書,應該足以應付社會了,結果獨自去京城,社會狠狠地給他上了一課,然後他開始四處漂泊,低調的觀察這個社會,觀察社會裏的那些人,不僅學會了為人處事,於演技一途也大有裨益,所以何沐非常推崇行走,四處看看有利於自身的修行,隻是從他正式出道以來基本就沒有真正得閑過,因此一直沒能成行,這次正好利用結婚蜜月這個機會帶著梓霖出去散散心,開闊開闊眼界。
他們的第一站是意大利,這裏是文藝複興的發源地,藝術氛圍濃厚,電影也是藝術的一種表達形式,雕刻、繪畫、建築這些東西對於何沐增強自己的藝術感悟都有很大的好處,有益於何沐的電影表達能力。意大利電影偶爾也可以看看,作為一個擁有國際視角的電影人,何沐覺得任何一個國家的電影都值得一看,我們總能從中得到些什麼,也許這個國家的電影人不擅長大場麵,但或許他們更善於處理細膩的情感,也許他們拍不出中國電影那樣酷炫的武打場麵,但是人家的床戲畫麵拍的非常唯美誘惑。三人行必有我師嘛。
張梓霖對意大利也很有好感,赫赫有名的“時尚之都”米蘭就坐落在意大利西北部,當年在這裏走秀的時光是張梓霖最驕傲的日子。並不是每個模特都能登上米蘭的時裝周T台的,為了表達對米蘭的好感,他們來的時候和離開的時候張梓霖都購買了大量的新款時裝,有的太新潮了都不太適合穿著走在大街上,隻能在臥室展示,但張梓霖說太好看了,對於她們打造自己的服裝品牌很有幫助。所以就毫無節製的買了,因為後麵還有漫長的旅途,所以衣服最後都郵寄回國了。包括他們在國外買的那些紀念品。
法國也是讓何沐梓霖印象深刻的一個國度,這裏是浪漫之國,他們不會忘記他們的第一次衝動就發生在巴黎,這座城市對於他們有特殊的意義。他們來到法國後還特意入住了當年的那家酒店。那間房間,重溫了一下那激情燃燒的歲月。另外法國的美食也稱得上冠絕歐洲,這是何沐喜歡這裏的另一個原因,其實意大利的美食也很不錯,雖然比不上中華美食的博大精深,但異域風味也值得嚐試一下嘛,作為一個吃貨,何沐向來是走到哪吃到哪。哪裏好吃去哪吃的。
雖然是蜜月旅行,以玩樂為主。不過公司還是會每隔幾天向他彙報一下公司的大事小情,主要內容還是票房市場以及公司的新項目拓展。
在何沐舉行婚禮之前一直是《建國大業》一片獨大,《玻璃心》夾縫生存,其餘片子連生存空間都快沒了。在《建國大業》公映第二周的時候,該片票房再創新高,次周拿下1.25億,兩周十天時間輕鬆破兩億,而這時國慶假期還沒正式到來,想必電影破三億已經沒有懸念,另外《玻璃心》位列票房榜第二名,周票房跌至950萬,票房累計9700萬,離億元大關隻差臨門一腳,該片已經確定延期下畫,票房過億是必然的,懸念就在於第五周能否破億。
這一周電影院基本都在放《建國大業》,偶爾穿插著《玻璃心》,其他電影幾乎沒有生存空間,以至於《建國大業》占到了周票房的80%還要多,這周票房破百萬的影片才四部,可見兩極分化有多嚴重。
到了九月末十月初那一周,何沐在馬爾代夫完成了自己的婚禮,雖然沒有邀請媒體參加,但還是有部分婚禮現場的照片和故事流出,什麼“百位明星齊聚馬爾代夫”、“賓客陣容堪比《建國大業》”、“何沐乘船搶媳婦”等傳聞都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其中“何沐包下一座島招待賓客舉行婚禮”的說法被傳播的最廣,也是網上網下議論最多的,有誇讚浪漫的,也有批評豪奢的,但人們對這一對的羨慕是顯而易見的,同時何沐的雄厚財力也第一次暴露了一把,不少何沐的影迷敦促何沐“快點拍部大片來看看吧”,反正也知道他不差錢。
在這一周,何沐大婚是當之無愧最吸引大眾眼球的娛樂大事件,緊隨其後的是華誼大製作電影《風聲》的上映,這部電影其實也不算什麼大片,主要成本基本都花在演員身上了,不過質量還是有保證的,在強大的宣傳攻勢下,該片於國慶假期期間登陸院線,而且非常強勢,一經亮相就結束了《建國大業》一片獨大的局麵,瘋狂的從《建國大業》手上搶奪排片和觀眾,而且這部電影的口碑還要強過《建國大業》,新鮮的諜戰題材加上眾多大牌明星的精彩演出讓這部電影取得了開門紅,當《建國大業》第三周單周票房達8700萬的時候,《風聲》也不客氣的拿下56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