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中國動畫片也曾輝煌過,當年的《大鬧天宮》、《哪吒鬧海》、《葫蘆兄弟》、《寶蓮燈》、《小蝌蚪找媽媽》無不是在國內外廣受好評的佳作,其中《寶蓮燈》更是保持了內地票房動畫類冠軍數年時間,可惜後來中國動畫走上了歪路,向著低幼化說教發展,結果活力漸漸消失,市場越來越萎縮,技術也停滯不前,加之日本動漫行業的大舉入侵,最後中式動畫走向衰落。
直到近些年,國家相關部門開始重視文化產業發的展,投入了大量資金加大了對動漫行業的扶持,並且限製了外國動畫不得在黃金時段在電視上播出,可惜這麼多年的努力和投入最終隻有一部《喜羊羊與灰太狼》脫穎而出,其餘的基本都賠本了,還有值得一提的就是來自香港的《秦時明月》,現在電視上放的國產動畫基本也就這兩部能看,其中《喜洋洋》更是蕭湘她們這一代小屁孩的最愛,雖然國內如今盜版現象眼中,版權保護做得不夠好,大部分打著喜羊羊與灰太狼的衍生產品都是沒經過授權的,但僅憑借他們授權的那很小的一部分,喜洋洋背後的原創動力文化公司就已經賺的盆滿缽滿了,更別說票房過億的大電影版,可以說動漫產業是發展衍生產品最容易的文化事業。
動漫也是文化的一種,和電影是同級別的,在日本,動漫產生的GDP甚至遠超電影。
其中動畫電影更是和何沐的職業息息相關,看到意馬動畫賠的底褲都沒了。何沐也是心有戚戚焉,意馬動畫原本寄期望於此片能帶動華語動畫製作的發展,如果成功了。華語動畫電影將被注入一針強心劑,會有更多的資金和人才投入其中,發展完善這個行業,可惜最終失敗了,而且敗的很難看。
大製作意味著高收入,同時也意味著高風險,雖然憑借一腔熱血。一群香港動畫人製造出了質量堪比好萊塢的《阿童木》,但並沒有那麼高的市場認可度,推廣能力也一般。結果以慘敗告終,連日本市場也不怎麼認可這部動畫電影,一部電影就完全抹殺了意馬動畫之前的所有成功,《忍者神龜》、《數碼暴龍X-進化》賺的錢全賠進去了。甚至為公司運營帶來極大難題。想想也真是可憐。
在美國動畫電影真的是太賺錢了,雖然製作周期漫長,成本較高,但是衍生品營收也遠超一般真人電影,有的電影甚至全球票房不及製作成本高也不必擔心虧損,因為小孩子的錢是最好賺的,這方麵的市場和運營在美國那裏已經非常成熟了,而國人還在摸索中。
國人也希望能有那種成熟的動畫產業和市場規範。所以在奮發圖強之後一開始就玩CG動畫,從05年的《魔比斯環》開始。《寶葫蘆的秘密》、《阿童木》,每一部CG動畫都是經過多年的策劃和製作才最終完成的,結果就是拍一部賠一部,其中又以《阿童木》最慘,反倒是《喜羊羊與灰太狼》這種Flash級別的動畫電影竟然票房大賣,讓很多成年觀眾非常無奈。
何沐覺得好的動畫電影比真人電影更容易打破文化的隔閡,更容易進軍國際市場,宮崎駿的《千與千尋》能打敗那麼多好萊塢大製作動畫片拿到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就是明證,即便在美國,宮崎駿的大名也是經常被動畫界的人提起的。何沐認為中國有太多值得拍成動畫電影的素材,甚至以前那些經典的國產動畫改造一下就能拿出來用,講好一個故事,既吸引未成年,又拉動成人觀眾,同時技術層麵也不拉後腿的話,我們的動畫電影市場還是有機會崛起的,何沐很希望自己能做那個人,但他也知道不現實,首先他沒錢,其次他沒閑,他現在還是先把自己的真人電影弄好吧,可惜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動畫電影這塊肥肉都要被好萊塢叼走了,而且可能還要用他們的素材,比如熊貓,比如功夫,無奈啊。
看一部電影就這麼多感慨,我是不是老了?何沐捫心自問,或許是國內電影形勢有太多他不滿的地方,可惜能力有限無法改變,隻能徒留歎息。
看完電影,何沐沒急著把湘湘還回去,她說想吃沐叔叔的菜了,所以何沐把她帶回了自己家,還滿是憐愛的捏著她的小臉蛋,“你都被你爸媽養瘦了。”蕭放兩口子確實不太擅長做飯,不過人家可沒餓著湘湘,臉蛋變瘦隻不過是湘湘從小女孩到少女的轉變過程中必然要經曆的,等她真正長成大姑娘,就會完全脫去稚氣,那時候就不是可愛而是美麗了。
張梓霖對湘湘的做客表達了由衷的歡迎,孩子還沒出生,她就已經母愛過剩了,湘湘落到她手上著實享受了一番疼愛,而湘湘也表示出對梓霖肚中孩子的興趣。現在孩子已經快四個月了,梓霖的肚子越來越明顯了,不然也不會被小報記者拍到。前幾天他們剛去坐過檢查,一切正常,也沒有唐氏症,何沐靜待寶貝的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