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教授你好,我是《今日江城》的記者,我們聽說江城發現了已經滅絕的黃淮海黑豬,請問此時屬實嗎?”
也不要怪《今日江城》的記者這麼激動。
江城不過是二線城市中,最不入流的那一種。
而且是農業、輕工業複合型城市,農業人口基數大,城市每天也沒有什麼大新聞。
《今日江城》每天報道的內容大部分也是哪家媳婦不贍養婆婆,哪個村的溝渠又堵了一類無聊的事情。
忽然出現了已經滅絕的大黑豬,這種消息可比婆媳吵架有趣多了,當然值得報道。
不僅有《今日江城》,省會江州市《江州日報》的記者得知消息也派出了駐江城的記者前往報道。
吳教授對著媒體,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他點點頭說道:“的確如此!我們在江城青霞村發現了黃淮海黑豬,而且是一頭公豬!”
記者:“請問吳教授,黃淮海黑豬的發現對畜牧業的意義是什麼?”
吳教授很認真的回答說道:“江城市農業城市,養豬的農戶很多,咱們夏國人主要的肉類蛋白來源也是豬。但是這幾十年來有一個問題,因為歐洲和米國的白豬生長速度快,豬周期短,所以在七八十年代那個肉質極度缺乏的時代,我國引進白豬之後,白豬很快就占領了夏國的大部分市場。”
“你們可能不會知道,其實西遊記中的豬八戒,原型應該是黑豬。”
“在這樣的背景下,很多夏國傳統的豬品種很快就消失了,包括黃淮海黑豬。”
“但是幾十年後,當我們吃飽了,對生活質量有更高的要求後,我們發現一個問題,白豬雖然生長周期快,但是肉質很柴,我們這一代人已經吃不到豬肉的味道了、而且白豬身體很弱,白豬在生長過程中也必須給予抗生素等藥品,其危害,其實不用我說了……”
吳教授繼續說道:“白豬還有一些致命性的問題,一個是要想長肉,必須要配飼料。此外抗病性弱,還有就是種族品質衰減快,必須要要定期從海外補種。”
“換句話說,夏國是豬肉消費大國,但我們不是豬肉強國,一定意義而來,我們的豬肉命脈其實是掌握在歐洲和米國人的手中。”
“這一次發現黃淮海黑豬,有助於我們提高豬肉的品質,提高現有豬菌落的抗病性,最重要的就是加強我們的豬肉安全,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吳教授很詳細地回答了記者們的問題,記者們也紛紛拍攝著從貨車上卸下來的黑豬。
記者又問道:“吳教授,請問黃淮海黑豬隻有一頭嗎?是否會有一個群體存在?”
針對這個問題,吳教授思考了一會兒說道:“黃淮海黑豬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左右還能夠零星看到一些群體,在十年前正式滅絕,現在存有的品種大部分都是雜交品種,基因不純。”
“這隻黑豬是在野外發現的,從常規而言,應該會有一個群落。但是公豬有獨立行動的習慣,目前黑豬的年紀比較大,也不排除隻剩下這一隻。”
黃淮海黑豬的自然壽命從十多年到五十年不等,也有可能黑豬還真的是最後一隻了,這個時間也和十多年前黃淮海黑豬滅絕的時間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