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回家(2 / 2)

“大哥那就走吧”,反正哥有了空間那還在乎錢嗎,實際上以前回家路費也是那些,人家不降價的。一路行來,邊走邊看,韓庚不禁感歎:“幾年了,這裏不僅沒有發展起來,還越來越落後了。”

“現在地越種越賠錢了,雖然有農業補貼,但是化肥種子農藥年年漲價,糧食就不見漲,哎,現在的年輕人,都不願種地了,種地不見得比打工一個月得的錢多,村裏隻剩下老弱婦孺了”司機大哥說道。

“現在經濟危機危的工作也不好找了,哎,打工也不容易啊”,韓庚隨口說道。兩人就這樣沉默了下來。漸漸的韓庚看到了韓家村村口,兩邊高高的筆直的岩石中間一道豁口,就像被巨大的利器,一削兩麵破開山壁,豁口兩麵,山壁光滑無處可攀。豁口往裏,長2公裏左右,最寬的地方有20來米,最窄的地方也就10米的樣子,左邊是“清水河”的河麵10來米寬,右邊是用米長的條石堪砌的2米來高的堤岸,以及2米左右寬的石板路。這就是韓家村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了,正應了那句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啊!

“爸?媽,我回來了。”韓庚向家跑去。當到豁口時韓庚就下來了,準備走回家中,當然是司機不送了。

韓家溝是一個小山村,這裏也就住著幾十戶人家,大多說都是韓庚的本家,據說他們村是明末時搬進來避難的,就在這紮下了根。村裏幾乎都是本家人,不過也有幾戶外姓人,除了抗日戰爭時期避難來的,就是上世紀七十年代逃荒來的。

提著行李,韓庚小跑著穿過石板路,整個河穀南北狹長走向,縱深十幾公裏,東西橫向也有三四公裏,整個河穀就像一個放倒在群山之間的巨大酒瓶。

整條“清水河”把河穀分為東西兩岸。

河上有一座很老的石橋,長10來米,寬3米多,村裏的老人們說是明朝時建的,以前在橋頭還立有石碑,後來動亂的那些年給砸毀了,石橋連通著河穀村東西兩岸。

不過橋,往前直走200米,就進了河穀村村子,村民們幾乎都居住在這兒,這裏是河穀村東岸,東岸地勢平緩,坡度不會超過10度,偶爾幾個小山坡也不太高。

跨過石橋就是何穀村西岸,隻有韓庚二爺爺和他孫子兩人,單獨住在河穀西岸的半山平台上,西岸地勢狹長,起伏較大,整體麵積也較河東岸小得多,還不到東岸的十分之一,緩平的坡道從西岸河邊,一點點變高,延伸到半山的平台上,而平台上麵卻是開闊平坦麵積很大。

韓庚到了村口二爺爺家的院子,二爺爺一直好坐在家門口的習慣,二爺爺見到是韓庚回來了,先是愣了一下,說道“是嘟嘟娃回來了,放假了還是來看你爺爺奶奶呢?”嘟嘟娃是韓庚的小名,韓庚小時候一生氣就嘴嘟嘟的,所以得了個嘟嘟娃的小名。

“二爺爺你老還是那麼顯年輕,身子骨還是那麼硬朗,我這是回家休息幾天,過月把再出去啊!”韓庚說著做到二爺前邊。

“回來也好,不像你雷子哥一年回不來幾回”,二爺歎著氣說。“那二爺爺我回家了”,韓庚說道,“快點回去吧,不知道你媽多想你啊!”二爺說道。

跨過石橋,一口氣跑到山下,雲逸才放慢腳步,一道兩米寬的石階延伸到半山平台,韓庚一步一步,踏上這熟悉又魂牽夢繞的階梯。

來到一個平台上,一座北方的四合院坐落在平台上,坐北朝南,這就是韓庚的家,”媽,我回來了“,韓庚推開門說道。

新人新書,求收藏,求推薦,求一切,走過,路過,留個腳印,南瓜熟了,請大家喝南瓜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