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龍月菱出現之時,他已經下決心要揚聲說“不娶”。在龍月菱出現之後,他之所以沒有明確表態、沒有實際行動,是因為他知道菱兒能搞定。因而顧及著父皇母後的顏麵,便也並未當眾說出忤逆之言。
這一路上之所以悶悶不樂,並非因為後悔,而是因為擔心滄月國中的局勢。織星能夠做出以迷藥來迷暈他以求完婚之事,可見織星對此事十分的態度十分決絕,毫無商量的餘地。對織星的脾氣他還是有些了解的,倔強任性得很。這一次織星受了這麼大的屈辱,她要麼會飲恨自盡,要麼會因恨而絕地反擊。
如果在迷藥之事發生之前,他一定會認為織星選擇的會是前者;但是在迷藥之事發生之後,他知道織星絕對不是自己一直認為的那麼孩子心性,她也是一個很有思量、敢作敢為之人,所以她選擇的,一定是後者。
而一旦織星選擇了後者,加之神女一脈原本就對皇室有不臣之心,這樣一來,織星和神女一脈一定會大肆利用此事去為難父皇母後,父皇母後的處境可就十分艱難了。
龍月菱聽了影隨月的這一番顧慮,也知道滄月國的局勢現在一定不妙。可是因為對神國和秦羽的陰謀都沒有確切的了解,所以現在也不知道該如何勸說起。
隻能避重就輕道:“放心吧,我們盡快找到這些藥材,盡快趕回去。到時候你的實力恢複了,秦羽和神女一脈的那些高手們,都不是咱們的對手。”
“對了,你不是想知道我是如何得知神之精血一事的嗎?”
“織星告訴你的吧?”想到了迷藥一事,影隨月便也忽然想通了這一段日子裏種種事情的前因後果。
“織星告訴你我在以神之精血為你續命,所以你心內不忍,這才決定去神國的,是麼?”影隨月問道。
既然影隨月都已經想清楚了前因後果,倒是免於了她的一番解釋。
當然龍月菱一直都認為這沒什麼可解釋的,她已經又回到了影隨月身邊、而影隨月也沒有因為她先前的離開而改變對她的態度,這難道還不足以說明問題麼?
重要的不是解除誤會,而是即便誤會沒有解除,卻仍舊會選擇繼續相伴下去。
“所以你完全不必擔心織星會做出什麼傷害她自己的行為,她的確比你想象得要聰明得多、陰狠得多。當然,我知道你一定不喜歡我後一個措辭。但這的確是我心裏對她最為確切的形容。”龍月菱道。
陰狠,龍月菱覺得用這兩個字來形容織星實在太確切不過了。如果說之前將她逼走,為的是影隨月的性命,這倒還說得過去;但之後迷藥、知返洞、十幾個高手,這難道還不足以說明問題麼?還有什麼可為織星開脫的?
隻不過她不願意在影隨月麵前細數織星所做的這些陰狠之事罷了。影隨月的心裏並未把織星當做愛人,她那麼說,倒反而是降低了自己的身份,反而像是與織星爭風吃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