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朝野鼎沸(2 / 2)

誰餓誰知道,新派的人叫苦連天,連追著更新的茶陵詩派的人,沒了新書罵,也傻眼了。

……

紫禁城,文華殿外,

當今大明國君弘治皇帝難得有心情在宮裏散心,身後是大明三位聲名赫赫的內閣輔臣。

為何召他們來,三人都心知杜明,隻是陛下未開口,三人也都假裝什麼都不知道。

忽然,弘治皇帝惆悵一聲。

首輔劉健性子急,壓不住話:“陛下勵精圖治,如今天下百姓安居樂業,朝野稱頌,比曆朝先帝有過之無不及,陛下為何這般……”

“怎麼一向批評朕的劉公,也奉承朕了?”弘治皇帝道:“諸公可曾聽說過,在朝野中的一句話,文必秦漢,詩必盛唐!”

三人麵色各異。

他們知道此話是出自誰口,李東陽還與他有些過節,都說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那人正是李東陽的本家。

見三人不作聲,弘治皇帝又道:”朕聽說,近日京城興起了一個流派,與李公的茶派一時伯仲?“

李東陽忙道:”臣領罪!“

“此事,一會等迎客鬆來了再說。”弘治皇帝笑道,他早已命人去請程敏政入宮,都是肱骨之臣,可不要傷了和氣才好。

程敏政到了宮裏,見了弘治皇帝,看見內閣三位也在,向弘治皇帝請安後,便站在一旁。

“文壇兩派之爭,朕心向李公,可禮部右侍郎程師傅,也是朕的肱骨之臣啊。”弘治皇帝坦然道。

程敏政一臉懵,卻直言道:”臣雖與李公,在文壇上意見不合,可興起新派之人,確實不是臣啊。”

“不是程公?”這回輪到弘治皇帝懵了。

程敏政慚愧地道:“真的不是啊!”

就事論事,程敏政的為人,弘治皇帝是相信的,其當著自己親口說出的話,自然不會有假。

回到府上,程敏政把盤了幾年的核桃都捏爆了,茶派的敵人,應該是老夫才對,是誰搶了老夫的風頭?

老夫與李東陽並稱神童,老夫也是要臉的人啊。

不行,老夫也要弄個詩派!

程敏政想了想。

於是……詩文並盛派就橫空出世了。

老夫會著文,又會寫詩,一個人就是一個盛世,就問你們誰不服?

我府上擺文擂,不服來戰啊?

這一日,程府發出消息,邀約李東陽和新派的開山祖師,來府上談詩論賦,並小小謙虛了一下。

老夫敬仰二位的才華,還請二位給老夫幾分薄麵,到老夫府上,把酒言詩,談論古今。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程敏政醉翁之意不在酒。

至少嚴成錦看得出來,有蹭熱度的嫌疑。

不過,還是有許多程氏門生支持。

新派的人當然也想親麵見見這位‘迎客鬆’先生,程家文擂,呼聲高漲。

嚴恪鬆高興啊,堂堂禮部右侍郎,一代文壇大匠,竟然邀我到府上論敘詩文,同行的還有李東陽,豈不是說……

自己的名聲與之並駕齊驅?

嚴成錦對程敏政再熟悉不過,史料記載,程敏政鬻題,解官歸鄉後鬱鬱而終。

弘治十二年的科舉舞弊案,徐經和唐寅賄賂的考官正是程敏政,雖說後來他平安致仕了,但……

一個能被自己鬱悶死的人,對別人得多狠?

贏了得罪戶部大員,輸了要遭人落井下石。

府上擺擂,無人公證,豈不是又可以‘指鹿為馬’,捏造汙蔑。

此行怎麼算都沒有最佳破解之法。

再三思量,嚴成錦決定:“此擂,爹還是別去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