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三邊總製(2 / 2)

信下角還有兩個小字:看過即焚,勿留。

剛才打開的是信函甲,信函乙還沒開呢,燒了豈不是可惜。

嚴恪鬆好奇地打開信封乙,隻見信中寫到:性命危矣!速速離開!

嚴恪鬆徹底懵了。

為何冷麵是安全,熱臉反而危險?

他實在想不明白,難不成王越還敢殺了他不成?

嚴恪鬆來不及想,因為帳門外有人影,連忙把信丟到火爐裏,燒了。

一個身披鎧甲的將領走進來,對著嚴恪鬆道:“末將是延綏副總兵彭清,大人從京師來,必定不習慣軍中生活,末將給嚴大人再送一些粗厚的幹柴,晚上可燒久一些,若有其他事,傳喚末將的親軍即可。”

嚴恪鬆站起身來,躬身道:“多謝將軍好意!”

離開嚴恪鬆的帳篷,彭清回到總帳,王越便問道:“他睡了?”

“嗯!總製大人為何讓末將去探查嚴大人,難道,他是敵虜的間隙不成?”彭清問。

“沒事,你去睡吧。”

這幾日,王越暗中觀察嚴恪鬆的動向,嚴恪鬆除了在帳篷裏烤火,便是在帳外巡營,不多與人攀談,就算軍議,也隻是在一旁聽著。

他這才放下心來。

…………

嚴府,

嚴成錦估計老爹已經打開錦囊了,其實此行凶險,反倒不是虜寇,而是王越。

正所謂,狗改不了吃屎。

王越在前朝時,賄lu了大太監汪直和梁芳,和成化朝權盛一時的太監們稱兄道弟,尤其是汪直,王越還帶他打過勝仗,威寧伯就是那時候封的。

到了弘治朝,王越還是改不了和宦官稱兄道弟的壞毛病,又賄lu了司禮監大太監李廣。

李廣是藏匿在弘治朝的大tan,東窗事發後,牽扯出王越,王越擔驚受怕,竟然憂患死在了歸京的路上。

王越領兵打仗,常常出謀劃策,所以猜疑心很重,頗有司馬老賊之風。

這次朝廷派老爹去,老爹是什麼官職,都察院禦史,都察院都禦史是幹什麼的?專查貪官汙吏!

陛下竟然派一個沒有打仗經驗的禦史去前線,王越能不做賊心虛?

要知道當初李廣的事東窗事發時,他可是被自己活活嚇死了呀。

因為疑心太重,陛下的聖旨還沒到呢,王越各種腦補,越想就越害怕,最後自己把自己給揚了。

像王越這等狂傲之人,被別人阿諛諂媚慣了,正常情況下,自然不會給別人好臉色看。

冷臉是常態,熱臉反而有問題。

在邊界隨便找個理由,把老爹坑死了,最後再給老爹請個英烈,天高皇帝遠,誰又知道。

風險越大機遇就越大,這話是有道理的。

俗話說得好,搏一搏……

嚴成錦在賭,老爹去邊陲雖然有立功的機會,但也有被王越坑死的可能。

既是機會,也是考驗!

當然,王越和司禮監李廣的勾當,還隻有他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