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皇帝皺眉:“叫嚴成錦來吧。”
嚴成錦剛出東宮,還沒回到翰苑,就被太監急宣到奉天殿。
弘治皇帝道:“成錦啊,你爹被韃靼人擄走了。”
嚴成錦瞪大眼睛,今日剛給皇帝遞了耒耜,老爹就被抓走了,耒耜這玩意兒,有毒啊。
見這孩子臉色凝固,想來也是極為悲傷,弘治皇帝隱隱有些心疼:“韃靼人大軍已駐紮在寧夏城外,要三十萬石軍糧,才能換回你爹的性命。”
王越懇求道:“三十萬石糧對於江南而言,不過一夏之數,安定伯是難得的將才,這次定然是吃了人數的虧,陛下不能不救啊!”
老王果然夠意思。
弘治皇帝點頭,他雖然摳了一點,但是非曲直還是拎得清的:“這次由王卿家掛帥,將三十萬石軍糧押運到塞外,將安定伯和兵部侍郎換回來。”
“陛下不可。”嚴成錦道。
弘治皇帝和李東陽都懵了,萬萬沒想到阻止的人是嚴成錦,去救你爹你還不樂意,你還能是親兒子嗎?
倒不是嚴成錦不想救,而是,小王子讀的書雖多,卻不認識誠信這兩個字。
在整合草原各部時,小王子的兵力並不是最強大的,但卻能戰勝火篩、朵顏等各部,將其歸於麾下,可見其是一個極其善用計謀的人。
這次隻擒寧夏主將,顯然蓄謀已久。
嚴成錦麵色鄭重:“達延汗率大軍來,若把三十萬石軍糧交到他手中,恐怕,他會就地攻城。”
就地攻城?
弘治皇帝渾身一顫。
李東陽等人張著嘴巴,顯然沒想到這一層。
王越也是背脊發涼,救人心切,他也沒往深處想。
是啊,不打仗,帶著大軍來幹啥,吃喝不要銀子嗎?
並且索要的還是軍糧,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可是不給軍糧,就要殺了安定伯等人。
弘治皇帝深吸一口氣:“嚴卿家以為如何?”
嚴成錦想了想,細細斟酌,道:“臣自然是想救我爹,但由王大人掛帥,臣以為不可。”
馬文升急道:“王越曾兩度打敗過達延汗,再無比他更適合之人!”
嚴成錦道:“正是因為王大人兩次讓達延汗吃了敗仗,達延汗必定會認為,朝廷此番要交戰,如此一來又會防範,增加營救的難度,再加上三十萬石糧運輸起來,會拖延行軍速度,達延汗必定會用其他手段先行下手,不如,讓英國公掛帥,王大人喬裝跟隨。”
馬文升想想也有道理,王越已經解了兵權,如今再次掛帥,那不是告訴達延汗朝廷要打仗?
若是英國公掛帥,他沒打過幾次仗,以達延汗的自負,未必會把他放在眼裏。
弘治皇帝道:“善!”
“臣覺得,還有一個問題不得不防,韃靼人缺糧久矣,見朝廷如此痛快換糧,難免會貪心不足,再增糧食數目,不如朝廷放出消息,八邊缺軍餉,湊二十萬石糧已是極限,再放出消息,我爹和左大人羸弱無能,對朝廷無關緊要,打消達延汗獅子大開口的念頭。”
弘治皇帝點點頭:“就這麼辦吧,隻是,你也要做好心理準備。”
達延汗見了軍糧可能會殺人,換作是誰,也不會放虎歸山。
眾人心裏都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