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聖人出征(2 / 2)

“陛下,犬子不能出征,還請陛下派快馬去追,還來得及!”

兒子上了戰場,做父親的擔憂,也是正常,弘治皇帝安慰:“王師傅放心,有英國公在,王守仁性命無憂。”

王華卻急得跺腳:“陛下有所不知,臣這兒子,不靠譜!”

他哪裏是擔心王守仁,他是怕王守仁腦門一熱,又對著什麼東西發呆半天,延誤了軍機,讓大明再吃敗仗。

怕弘治皇帝不信,王華將王守仁的黑曆史說了出來。

在竹林裏呆呆地看竹子,看了七天七夜。

還有洞房花燭夜,丟下新娘,到寺廟裏打坐了一夜,天亮才驚覺,自己娶了媳婦。

弘治皇帝老臉狠狠一抽,果然是腦子有問題啊,正常人能連自己娶了老婆都不記得嗎,忽然覺得,我兒厚照還是挺招人喜歡的。

片刻之後,嚴成錦被宣到奉天殿,弘治皇帝皺著眉頭:“你為何向朕舉薦王守仁,你可知王守仁的腦子有問題!”

嚴成錦兩眼茫然,摸不著頭腦。

王華歎息一聲:“不怪嚴成錦,這些事情,隻有臣的家人才知道,要怪,就怪下官的兒子,看上去正常,實則……唉……陛下,多說無益,還是派快馬把那逆子追回來吧,千萬莫要出了禍端。”

這麼吐槽自己兒子的爹,天下恐怕隻有王華了。

封建禮教做怪,也不怪王華,誰要當了王守仁的爹,都會覺得這孩子是個怪胎。

懷胎十四個月才生出來。

到了五歲還不會說話。

會說話的時候,開口喊的不是爸爸,張口就將禮記通篇背出來。

逃課戲弄老師不說,小小年紀,就敢背著弓從浙江府離家出走,一個人北上去看長城,看長城不說,還出關了。

誰當王守仁的爹,估計都得提心吊膽一輩子。

嚴成錦道:“王大人放心,伯安兄已經頓悟,此生,或許不會再格物了。”

“你如何知道?”

“就憑伯安兄在午門時說過的一句話,格物不能致知。”

你管這叫頓悟?

欺師滅祖的東西啊,王華氣得胸口喘不過氣來,方才聽王師傅這麼一說,連弘治皇帝也不確定起來。

嚴成錦麵露難色:“不瞞陛下,這一戰的關鍵,不是英國公,是王守仁。”

“那便如此吧,王師傅休要多說了。”

王華腦袋嗡地一聲,有點暈暈的。

二十日晃眼過去,

這些日子和王守仁相處,張懋發現,這書呆子不僅懂馬政,而且還極會講笑話,逗得他哈哈大笑,與一般的書呆子明顯不同,很快就喜歡上了王守仁。

“哈哈哈,你說的笑話笑死本官了,竟然有傻子,去竹林裏坐了七天七夜,對了,那個傻子後來怎麼樣了?”張懋一臉期待笑問。

王守仁仿佛在訴說他人的故事:“那個傻子,被他爹揍了一頓,從此以後,見了竹子就躲著走。”

“哈哈哈”

在溝通交流上,王守仁是個不折不扣的天才,他年少溜出關外,還跑到韃靼人的帳篷裏,與韃靼人喝得稱兄道弟。

被貶謫到龍場,聽不懂當地的語言,卻能和當地人打成一片。

王守仁突破語言界限的交流能力,是心學得以廣為流傳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