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下一間商鋪,自家商品就好賣了許多,不知能賺多少銀子。
早些時候,他們打良鄉商鋪的主意,可商鋪的東家不傻,不願賣。
謝玉回京城倒賣絲綢,看了邸報,大呼慶幸,得虧這一趟回了京城,帶上銀子就去良鄉。
可到了良鄉,他傻眼了。
哪裏有什麼商鋪,分明就是一個草棚子,連門牆都沒有,一眼就望到頭。
這不就是光賣地皮和草棚嗎?
“兄台也是來買商鋪的?”
“是啊,怎麼連個門牆都沒有。”
“租金還貴的嚇人,不是忽悠人銀子嗎?”
趕來的士紳大失所望。
士紳有田有地,比四處遊蕩的商人還要有銀子,卻反倒不如這些遊蕩的商人果斷,聽說開賣,這些商人眼睛都不眨一下,開始交銀子。
謝玉就是其中之一,擠在人群中排隊。
他以前是四處飄蕩的流民,一家老小都躲在江上的一艘破船中,拿著妻子的嫁妝做小買賣,運氣好,賺了點小錢。
眼下在良鄉有了牙行,生意越做越大。
擺地攤對士紳來說丟臉,對他來說,沒什麼大不了的。
在良鄉買了商鋪,就能將江南的生絲和布匹運過來,再從這裏采購緊缺的貨物回江南,兩頭倒賣,跑商!
日後良鄉定會彙聚更多的商人,甚至比廣東的港口還厲害,此舉定然能賺銀子。
“敢問官爺,這草棚裏門鋪怎麼賣?”
“二百兩銀子租一年,那個……我不是官爺,隻是幫著良鄉賣鋪子的。”王不歲笑道。
一百畝的地,被王不歲分成了四百間。
每間二百兩銀子,一年總共八萬兩銀子。
“先交錢,後入駐。”
對於士紳來說,二百兩銀子也隻是讓他們肉痛一下,到不了傷筋動骨的地步。
但二百兩銀子買一塊破地,實在太侮辱智商了。
謝玉身上倒是帶著二百兩銀子,一聽這麼貴,有些猶豫:“無牆無門,到了夜裏怎麼辦,運到塌房?”
“夜裏自會有人看守,還有衙門的官差。”
謝玉一聽,痛痛快快交了銀子。
過了一日,王不歲就將一百畝的草棚賣出去大半。
和良鄉衙門的差役對賬時,張賢震驚不已,十日就弄到六萬兩:“嚴大人是活財神啊。”
良鄉原是京城的一處窮鄉僻壤,平平無奇,甚至連平平無奇也稱不上。
一塊破地蓋上草棚,竟能變得如此值錢,讓他有種財神爺住在這裏的感覺。
草棚出租後,許多商人連夜上貨物,爭取第二天早上,可以開門做生意。
張賢來到草棚:“怎麼那麼多番商?”
“京城的士紳將良鄉的貨物帶到港口,吸引了許多的弗朗機人和大食人,他們便跟著來到了良鄉。”王不歲道。
番商們喜歡生絲、瓷器、茶業,還有良鄉出的新玩意兒。
自然而然把他們招來了。
一個大食人的攤位上,擺著十二個金燦燦的貨物,掛上出八十兩一個。
極高的價格,引來不少商人圍觀。
“這是什麼?”
“這是黃金果,用你們漢人的話來說,能作藥引,放到丹爐裏,可以煉製出延年益壽的金丹,八十兩一個,你要不要?”菲爾杜西用一口不太標準的京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