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敏政抬起手,一記暴栗,梁小二哇地一聲哭出來。
王越哈哈大笑。
藏書館開了一個時辰,四個閱書舍中就有上百個書生,奮筆疾書,藏書雖不能帶走,卻能抄錄一份。
程敏政登上二樓,看見這到熟悉的書目,心中一陣激動。
“連詹事府的藏書,也有收錄,比江南的萬卷樓還齊全。”
京城的書生陸續趕來,打算在良鄉久住。
梁中的燒餅生意竟好起來,一天的燒餅不夠賣。
紫禁城,
朱甍碧瓦上覆蓋著一層白雪,天寒地凍。
弘治皇帝召見大臣的地方,從奉天殿移到了暖閣,殿中十分暖和,大臣站著昏昏欲睡。
周彧老老實實道:“陛下,石景山的耕牛生了,臣花了許多銀子買草料,又雇傭工人打理牛房,這靡費……”
弘治皇帝雙眼放光,道:“這些牛犢要好生照料。”
不給靡費?
周彧沒好氣道:“照料不了,臣沒銀子了。”
“放肆!”弘治皇帝厲喝一聲。
周彧心驚膽戰地跪下來,嘀咕道:“臣沒銀子了,照料一年的耕牛,臣的俸祿,還不及牛的一半呢…”
戶部尚書韓文道:“陛下,石景山的牛房不能撤啊,不如,將石景山的牛房交付朝廷。”
嚴成錦一聽就知道,韓文想白嫖,作為朝廷大臣,嗯,是個好官,但站在生意人的角度上,畜生啊……
百姓為什麼不自己開荒,要去租士紳的土地來種?
正是因沒有耕牛!
一頭耕牛使用曲轅犁的耕牛,就能完成同時期西方六至八頭耕農的工作量。
“得讓朱厚照再找個新項目給周彧才行,外戚的油還得繼續流,不流哪來的銀子。”
弘治皇帝猶豫一番,還是決定給周彧一些補償,清算八成的靡費。
下朝後,大臣們退出大殿。
弘治皇帝看向一旁的蕭敬:“宮中的藏書印完了嗎?”
“爺,印完了,送到良鄉去了,良鄉的藏書館已開,京城的讀書人相竟奔赴借閱。”蕭敬恭敬地道。
弘治皇帝頷首點點頭。
……
東宮,
朱厚照穿著暖和的襖子,射完一箭,無趣地把弓丟到一旁,入冬後,蛐蛐都找不著了,宮中少了許多樂子。
“最近宮外有什麼好玩的?”
一旁的太監連忙湊上來:“良鄉建了一座藏書館,比宮中的藏書樓還要氣派,才子彙聚,盛景堪比江南。”
朱厚照嗤笑一聲:“讀書有什麼好玩的!”
“殿下不知,在藏書館,有個極為好玩的事,叫鬥詩。
讀書人多,藏書館的書少,兩個書生看上同一本書時,便以鬥詩取勝!聽說有個才子,鬥詩九十場,搶了九十本書,未嚐一敗。”另一個小太監諂媚道。
“哦?”朱厚照雙眼放光。
“此人叫康海,幼時被稱為神童,在武功縣極有名氣。”
朱厚照不樂意了。
“在本宮的片地皮上,有人敢稱神童?”
天下才華,本宮占十鬥……
不對,本宮占七鬥,老高占兩鬥,天下人共分一鬥,竟敢稱神童?簡直是不把本宮這個大神童放在眼裏!
另一個小太監道:“還有一個人,鬥詩極為厲害,此人名叫程青山,是個流民,在藏書館搶了二百三十本書,也是未嚐一敗。”
搶了兩百三十本?
朱厚照爭強好勝之心被點燃,管他是不是流民,不懷好意笑道:“你們四個換身衣服,跟本宮出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