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良鄉,
程敏政在草棚前踱步,焦急地望著小徑的道口,不一會兒,梁小一和梁小二回來了。
“先生!”
梁小一和梁小二躬身行禮。
雖是流民,經過程敏政的教導,兩個孩童與私塾裏的讀書人一般,彬彬有禮。
程敏政蹲下來,慈眉善目:“明昭,應寧,你二人告訴先生,可願應試?”
梁小一和梁小二相視一眼,點點頭。
“好,那先生與你們大父說。”
夜裏,程敏政在屋子裏,等著梁中送飯來,來良鄉後,他的吃食由梁家供給,從不開火。
與往常一樣,梁中笑著端著晚膳進來:“青山啊,今日買了些酒,天寒了,你暖暖身子,剛溫好的。”
“明日起,明昭和應寧不去船場了。”
梁中疑惑:“明昭和應寧是誰?”
程敏政臉色微微一紅,給二人取字的事,還沒征得老梁同意。
“是小一和小二,他們二人極聰慧,會中第的。”
梁中有點為難,從沒指望這兩個小兔崽子,能中第。
“這個……”
“在下門生遍天下,豈會騙你。”
良鄉的理科開講,宋景一人講《宋氏天工》、《力學》、《算數學》三門,嚴成錦教授給他,他再在這裏講學。
“嚴大人,為何不親自來講?”宋景慚愧地問。
“有許多不便之處。”
來聽課的,多為良鄉胥吏的子弟、匠人和賤民的子弟,讀書人一個人沒有。
謝玉作為良鄉商會的會長,來聽了一堂算數學,極有興趣。
嚴成錦聽了一下,加減乘除,講得還不錯。
下了課堂,匠人們散去,胥吏子弟回家。
“搭建棚子容易,難的是造船的材料,漕運停了,南方的木料無法運往到北方。”宋景為難。
造船需要楠木作為主體,還需鐵、釘、桐油、黃麻、煤炭、棕毛、石灰、蘆席等必須之物。
楠木產自四川、貴州、廣西一帶。
通常以水運木,如今冬天,北邊的運河全部被凍結,水路無法通行。
張賢猶豫:“大人,如今開始準備木料,是否太急切了一些,不如明天開春?”
“不早,運輸木材花費的時日,快則半月,慢則月餘。”巨木運輸費時,現在就要開始準備木料。
船體的材料,楠木為上等,栗木次之。
楠木南方一帶才有,
王不歲為難了:“天寒地凍,木料從哪裏來?”
“京城有木料。”
嚴成錦知道哪裏有木料。
工部!
工部修繕宮中的宮殿,承重柱用的正是楠木,還有屋頂的木架,宮中桌椅板凳、床榻和箱櫃,這些木料不是現買,工部的府庫中囤積有一定數量的木材。
從良鄉返京,
嚴成錦來到工部衙門找曾鑒,曾鑒道:“木料有,賢侄要多少?”
“全部。”
曾鑒一口茶噴出來。
“木料是準備修繕宮殿用,你全要了,老夫如何向那些宦官交差!”
大明修繕宮殿的是工部,而督工卻常常是太監。
這樣一來,修繕花了多少銀子,皇帝心中有數。
“向陛下稟明就是,督工太監也不敢阻攔。”
“陛下一向節儉,不會同意的。”曾鑒直勾勾地看著嚴成錦:“開府庫不是簡單的事,賢侄慎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