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糧倉歸戶部管轄,沒有戶部的旨意,倉吏不會開倉。
韓文看到手書納悶:“嚴成錦去通州倉做什麼?”
“大人,海南的玉米回來了,嚴大人請您去通州一趟。”報信的衙役道。
韓文有許多疏奏要處理,去通州一趟,少則一個時辰,對玉米那等番物,他也沒有興趣。
“告訴他,本官無暇,叫他自己去看。”
衙役支支吾吾:“嚴大人說,此乃大功,不要就給錦衣衛牟大人了。”
大功?
韓文狐疑地翻開通州倉的賬簿,今日從海南來的玉米,不過兩石……
想了想,便出了府衙,跟著衙役去城外。
嚴成錦等在此處,見了衙役和錦衣衛的兵馬,韓文嚇得嘴角抽搐:“你帶這麼多兵馬作甚?”
“實不相瞞,下官一直在錦衣衛監視中,良鄉的衙役,才是下官帶的人。”嚴成錦道。
“……罷了,走吧。”
韓文暗自咋舌。
被朱厚照顛過一次後,嚴成錦請了京城最好的師傅王守仁,請教騎術,多次練習,騎馬的功夫今非昔比。
一個時辰後,兩人到了通州糧倉。
韓文命倉吏將玉米抬出來,總共才兩石。
傳回的疏奏,總共收了三石玉米,一石在海南留種。
韓文咬了一粒,差點沒把牙崩掉,有些嫌棄丟回籮筐裏:“這麼硬的東西能吃?”
生玉米不能長時間儲存,曆時一個多月的海運,會發芽。
嚴成錦在信中提及,要將玉米曬幹,再送回京城。
“將這些玉米剝下來,研磨成粉,要像白麵一樣細。”
倉吏將玉米送去,不一會兒,便送回來半袋黃金色的麵粉。
嚴成錦將它拿到酒樓,讓後廚煮製,告訴他做法,並且派衙役全程監視。
“兩位官爺,這是您要的玉米粥。”掌櫃哆嗦地將粥端上來,他也不知玉米是何物,金黃色的粥,看著怪好吃的。
“韓大人先請。”
韓文勺起半碗,吹了吹喝進嘴裏,微甜的濃汁滑進嘴巴,細膩粉嫩宛如豆腐,順著舌頭進入喉嚨,說不出美味。
“好喝嗎?”嚴成錦問。
“真香啊!”
韓文剛吃完,掌櫃的又送上來玉米窩頭,他啃了一口,味道極好,接連吃了三個。
“此物可做糧食,陛下定然龍顏大悅,咱們進宮報喜吧!”
“從通州回京需一個時辰,驚擾陛下不說,恐怕陛下聽了今夜難以入眠,不如明日再報。”嚴成錦道。
“你!你又這般慎重了!”韓文拉著他,背上那半麻袋玉米粉,像老農民拐兒子進城。
嚴成錦推開他的手:“天下耕田隻有四百萬頃,大人可想過,如何推廣玉米?”
“這個……”
“若陛下問起,畝產幾何,該何時播種,何時收成,一年幾種,大人能答上來?”
“呃……”
“若陛下再問,此物有幾種吃法,大人又該如何回答?”
“本官知道,有兩種,一種是玉米糊,一種是玉米饅頭。”
嚴成錦搖搖頭:“還有爆米花,烤玉米,玉米抄肉……”
臨近傍晚,兩人回到京城,韓文背著半個麻袋,在午門例行檢查一遍,匆匆趕往東暖閣。
……
紫禁城,東暖閣。
韓文背著半個麻袋玉米粉,來到
“陛下,韓大人求見。”
弘治皇帝放下疏奏,看見韓文背著一物進來,便問:“韓卿家背著的是何物?”
“回稟陛下,這是玉米粉。”韓文道。
玉米運回通州倉,他聽說了,弘治皇帝道:“才種出來三石,堅硬如石頭,如何做得了糧食?”
“那是陛下不知其法!”韓文意識到這麼說,有點冒失了,連忙改口:“聽聞太皇太後胃口一直不好,臣敢打包票!太皇太後一定喜歡吃此物,否則,臣任憑陛下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