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之下,再難找出第二個像程師傅這樣的人。”弘治皇帝感慨。
程敏政受寵若驚,沒想到,無心之舉,竟被陛下賞識。
“長駐朝鮮,程師傅可願意?”弘治皇帝又問了一句。
“啥?!”
程敏政有點懵逼了。
官複原職,再為朝廷效力,不是在禮部當右侍郎嗎?
怎麼變成去朝鮮了,還長駐?
從宮裏出來,
程敏政來到嚴府,對著嚴成錦道:“賢侄怎麼把老夫弄到朝鮮去了?”
“大人得以複官,應當高興。”嚴成錦安慰。
“落葉歸根,老夫死也死在大明,去朝鮮做甚!”
嚴成錦不慌不忙,從袖口裏掏出一遝紙稿,遞給程敏政。
隻見那書稿上,寫著《大長今》三個字。
“這次感悟隻有一份,傳世先生沒有。”
程敏政頓時懂了,欣喜地將書稿接過來,揣進兜裏。
“可是漢城無老王書坊,世伯寫好了該給誰?”
“世伯放心,王不歲已先一步去了。”
程敏政這才放心下來,隻是讓他奇怪的是:“賢侄為何執著於攻打建州?”
沒準本少爺的孫子,曾孫,玄孫就是今後大明的公候。
建州滅了大明,還玩個屁啊。
嚴成錦已經思考到了一百多年後。
此事太過駭人聽聞,當然不能告訴程敏政。
一日之後,
韓斯門帶著弘治皇帝的冊封旨意,程敏政領著京營的兩個千戶和工匠,一同前往朝鮮。
……
紫禁城,坤寧宮。
弘治皇帝難得來陪張皇後,看到她便想起兩個大舅子,長歎一聲。
“陛下有何心思,不如跟臣妾說說。”
“你的二位兄長,又被彈劾了。”弘治皇帝陰下臉來,張家那兩個傻子,在前門大街開辦了一家奇運屋,進去的人接連到順天府擊鼓鳴冤。
聽聞,還有嚇死過去的。
“不能為陛下分憂,還讓陛下憂心,臣妾慚愧。”張皇後心中又覺著奇怪:“奇運屋是?”
“就是嚴成錦折騰的奇遇屋。”
喝著珍貴的玉米粥,弘治皇帝忽然憂心起來,嚴成錦獻玉米有功,說起來還沒給他賞賜。
“嚴卿家也該成家了,安定伯必定翹首以盼,此子在朕麵前慎重得緊,你幫朕問問他,朕替他做主。”
“陛下放心,臣妾明日就召嚴成錦進宮。”
嚴成錦接到張皇後的宣召,心中狐疑,近期似乎沒有坑張家兄弟的銀子。
前去坤寧宮的路上,仔細揣測一番。
想到了幾種可能。
又問了坤寧宮的小太監,才知道,陛下在娘娘麵前提起,陛下真是老好人……
“臣嚴成錦,見過娘娘。”
“不必如此拘謹,坐吧。”
張皇後嘴角掛著淡淡地笑意,側旁是太子妃,相比進宮前,似乎豐腴了一些。
“本宮聽聞,你身世淒涼,母親早逝,安定伯去了宣府,你一人在京中想必很孤獨吧?”
“不孤獨,太子常到府上看臣。”嚴成錦如實稟報。
朱厚照三天兩頭串門,不是秘密,錦衣衛一清二楚。
張皇後臉色微微一滯:“本宮想給你賜一樁婚事。”
嚴成錦腦子沒轉過來。
方才進宮前,雖然已經知曉,聽到張皇後說出來就,依舊有些詫異。
“來人,帶她們進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