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這個男人,叫長城(1 / 2)

嚴成錦陷入沉思。

河套地區之所以難守,是因為地形開闊,長城的防線沒有延伸到那裏。

這便導致了,防線拉得很長。

大明的兵力,分攤到這條兵線上,顯得勢單力薄。

達延汗會突然攻擊河套,或許是因為老爹去了宣府。

“陛下,可否讓臣看看疏奏?”

弘治皇帝頷首點頭,蕭敬把急報送下來,嚴成錦看了一眼:韃靼人從延綏的鹽池衝進。

一路劫掠,不僅劫掠了紅夷大將軍。

還有大明圈養在西北的戰馬?

河套草原是大明的牧場。

大明八成的戰馬,會養在陝西的苑馬寺,遭到韃靼人洗劫的話,估計全都沒了。

按照韃靼人的性子,帶不走也會殺光。

嚴成錦覺得有四種可能。

第一種,有了紅夷大將軍,邊軍防禦反而鬆懈了,讓韃靼人有可趁之機。

第二種,延綏的屯田製度腐潰嚴重,麵對韃靼全軍入侵,力有不逮。

第三種,韃靼人兵力是延綏的數倍,用了紅夷大將軍也打不過,畢竟紅夷大將軍也有填裝等各種弱點。

第四種,有了內賊。

不管是哪一種,都隻能秋後補漏,如今當務之急,是將河套地區搶回來。

河套不好搶回來的原因,在於草原很寬廣。

韃靼人進來了,就像屋子裏藏著一隻老鼠,你怎麼也抓不到它。

尤其是韃靼人的騎兵,遷徙得十分迅捷。

要麼別讓他們進來,進來了之後,要剿滅就是持久戰。

此時,兵部一個魁梧的身影站出來:“陛下,一個禦史看疏奏有何用,當初就是你諫言,將安定伯調去宣府?”

嚴成錦順著聲音看去,說話的人是兵部尚書秦紘。

秦紘是明朝中期,繼王越之後最強的將領,王越死後,他代替王越守住大明的北疆。

最讓人崇敬的,是他有一個震懾人心的稱呼。

大明北方的長城。

“正是下官諫言。”嚴成錦不急不緩。

賴也賴不掉,弘治皇帝知道,李東陽三人也知道。

當初因為王傑等人貪了軍餉,才將老爹換到宣府,守住大明的第一道防線。大明的九邊,有點像大雁飛行的陣型弧線,宣府就是頭雁的位置。

秦紘拂袖厲聲叱問:“你為何要這麼做?”

“若不派安定伯守宣府,今日達延汗攻打的,就是宣府。”嚴成錦道。

秦紘顯然不相信自己的軍事才能啊。

慎重起見,他在家中也有研習兵書,常常跟王守仁和王越二人討教。

在軍事這一塊,不至於文盲的地步。

但因沒打過仗,在秦紘眼裏就被輕視了。

秦紘卻道:“調動邊軍將領,當由兵部商議才對,你一個禦史,不該插手兵部之事。”

“不錯,兵部自有兵部的安排。”

“如今北疆失守了,你要如何將功贖罪。”

河套失守就是捅了兵部的馬蜂窩,以前日子逍遙自在,上值喝茶看邸報,到時辰就下值。

韃靼攻入河套就麻煩了。

恐怕退休前的生活,都被工作安排得妥妥當當的。

兵部各位文官群起而攻之,紛紛討伐嚴成錦。

“諸位說的不錯。”嚴成錦不驕不躁道。

都察院的禦史不是能舌戰群雄嗎?

秦紘懵逼了。

這小子怎麼如此沒骨氣,這麼快就認慫了?

宛如全力出擊的一拳,打在棉花上,一點意思都沒有,讓人不想揮第二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