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遷掐著李東陽的人中,劉健從旁一頓猛拍後背,一陣瘋狂搶救後,李東陽才幽幽醒過來。
睜開眼,卻看見弘治皇帝。
“李卿家這是為何?”
李東陽哭哭戚戚地哽咽:“臣的兒子,就在良鄉的大船上。”
“李大人,李兆先在海南,沒回來。”苗逵一臉歉意。
“那就好,陛下!臣有些失態了,實在是因太過傷心,才致使禦前失儀,這是臣最後一個兒子啊。”李東陽說到傷心出,又哽咽起來。
朝中大臣唏噓不已,李閣老在朝堂上運籌帷幄,鎮定自如。
談及家事,終究也是個凡人。
弘治皇帝重新走回禦階上,望著蕭敬和苗逵,冷眉相對:“鬆江府的鎮海衛和巡檢司呢!”
鬆江府的金山,設有金山衛,以防倭寇侵襲。
“陛下,朝廷和良鄉商隊用的都是大船,鎮海衛的漕船,壓根追不上。”苗逵哭訴。
金山衛沒有大船,用的全是漕船。
大船造價不菲,朝廷怎會給小小的金山衛大船。
就算是漕船也沒有多少艘。
“苗公公說的對,起帆後大船順著風入海,漕船就很難追了。”劉健麵色凝重。
漕船入海兩邊擺,控製航向都極難,更別提追這幾艘大船。
弘治皇帝皺著眉頭:“眼下當務之急,是將這幾艘船找回來,讓倭寇得了這兩艘船,且不是來去自如?”
“恐怕極難,入海為寇,上岸為民,壓根分不清楚倭寇和百姓。”劉健繼續道:“且大海茫茫,這些倭寇入海之後,就沒有蹤跡了,朝廷想要搜尋,恐怕要派出大批的水師。”
鬆江府是沒有大規模水師的,大明的水師,集中在廣東府的廣州和雷州兩地。
因倭寇長年侵擾東南沿海,朝廷無法將其擊退。
隻能派衛所駐守,防止倭寇登案。
謝遷點頭道:“倭人搶了幾萬石糧食,恐怕半年之內,都不用靠岸補給,要在海上尋他們,調動廣東水師也未必能尋到。”
說起倭寇,比北邊的韃靼人還頭疼。
北方的疆域有王越這樣的猛將戍守。
雖說韃靼人衝入關中搶掠,但王越與韃靼交手,常常打勝仗,這在精神上,給了朝廷和邊城的百姓極大信心。
隻要有王越在,就不怕韃靼人。
倭寇則不同,東南沿海到現在,從未打過真正意義上的勝仗。
換言之,東南沿海沒有像王越的將領,能給朝廷精神上的依賴。
弘治皇帝眼底露出堅定的目光,咬牙道:“這七艘大船,一定要追查回來!
海南如今全麵開荒,日後定會常走海運,讓倭寇得了這五艘船,豈不是如虎添翼!”
嚴成錦覺得有道理。
白送倭寇一套強大的裝備,隻會讓倭寇更猖獗。
良鄉的大船,實則為鄭和圖紙上的馬船。
船長約三十七丈,寬十五丈,若按後世來算,長約一百二十米,寬為四十五米左右。
大明海禁後,極少造船,尤其是大船。
造一艘船需要官府審批,尺寸和造型,都有嚴格的要求。
海盜和倭寇想要大船,買不到,隻能搶。
秦紘歎了一聲:“恐怕不簡單,倭寇在海上飄忽不定,上哪兒找船去?”
他回京城當兵部尚書之前,就是兩廣總督,對倭寇極為熟悉。
這些倭寇的戰鬥能力極強,手持武士鋼刀,又有海商幫忙探查消息,絕非嘴上說說那麼簡單。
最難的,是尋找這些倭寇的蹤跡。
廣東一帶零散的小島眾多,哪裏都有可能藏著倭寇。
憑廣東水師的十萬人,想要一座座島找,倒也可以。
前提是,戶部給足夠的軍餉,工部再造十幾艘大船。
不然,憑廣東市舶司的那幾艘來往海南的大船,運不了多少兵力,也不容易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