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蓋殿,像籠罩在對流層下的烏雲中一般,氣壓低得瘮人。
嚴成錦才一隻腳邁入殿中,就能感受到弘治皇帝淩厲的目光投來。
“臣嚴成錦,參見陛下!”
“蕭伴伴和你說了吧?若派王守仁去鬆江府,有幾成把握?”
“九成八!”
嘶~
李東陽等人投來異樣的目光。
倭寇連戰連捷,這種情況下你還有九成八?
如今敵人有八艘大船,東南沿海的各地告急,隨時會遭倭寇上岸擄掠。
就怕他們又跑去廣東布政使司。
“嚴卿家或許不了解形勢,清江船廠沒有大船了,派去鬆江府的四艘大船,一艘被搶,兩艘損壞,還剩一艘大船能用。”弘治皇帝傷神地說道。
就算工部現在開始督造一艘大船,也要幾個月時間。
而且入冬了,木料運不來北直隸,隻怕會更長。
聽完之後,嚴成錦麵色淡定:“減五。”
四成八?
弘治皇帝老臉微微一抽,心裏無比失落,就好比考了狀元,突然有人告訴你說,看錯了,你沒上榜。
“良鄉的船廠,可還有大船?”謝遷問道。
嚴成錦搖搖頭:“那五艘大船,本就是特意為南下海南準備,船廠倒是還有漕船。”
“隻剩一艘大船,還如何出海?唉,隻能等工部將大船造出來了。”劉健撫須說道。
曾鑒麵露難色道:“就算調來所有班匠,最快也要兩月時間,隻怕……”
許久沒造過船了,畫設計圖紙,恐怕也要花幾日時間。
工部誰會畫大船的設計圖紙?
還要做木工,采購糯米粉、麻繩等諸多材料。
嚴成錦沉吟片刻,說道:“若要花一個月時間,著實有點長,臣擔心倭寇去海南。”
倭寇向來喜歡搶劫富饒之地。
為何盤踞在廣東和江南一帶,就是這個原因。
廣東一帶的港口貿易繁榮,百姓多做些小買賣,家中藏有銀子。
而江南的糧食富足,每年豐收之際,就會上岸劫掠。
“能知道朝廷動向的人,或許就在朝中,寧王的封地就在江南一帶,離鬆江府極近,且招募的兵馬多為湖寇和海盜。”嚴成錦心中暗想。
若真如此,倒是麻煩。
沒有得到寧王確切的反叛證據前,不能對他用兵。
他極有可能勾結倭寇,搶朝廷的大船。
藩王想要船隻有一次機會,就是就藩的時候。
但朝廷給的都是漕船和黃船,就算有銀子,也買不到大船。
除非收買主管清江船廠的工部主事,偷偷督造。
秦紘有些質疑道:“王守仁並未領兵對付過倭寇,讓王守仁前往,隻怕比左宗彝,好不到哪兒去。”
馬文升頷首點頭:“倭寇不比對付海南的黎人,騎兵步兵和水師不同,在海上作戰,毫無地勢可借,要贏不容易。”
王守仁在海南打贏了黎人,未必能平定倭亂。
“更何況,隻有一艘船能出海,倭寇有八艘船,若配備了武器……臣就怕連最後一艘大船,也被倭寇搶了。”劉健向來善斷。
最大的可能,無非如此。
嚴成錦堅持道:“臣依然舉薦,王守仁前往!”
這是手上勝率最大的牌,其次就是張賢,至於其他人………
嚴成錦才不舉薦,朝中的將領已老。
若說正德朝的名將,那就是王守仁。
除了他,江彬也堪堪算能用。
胡宗憲還有十一年才生,戚繼光還有十七年才出生。
而離今最近的抗倭名將俞大猷,還有兩年。
弘治皇帝惆悵道:“派人去廣東尋王守仁吧。”
“王守仁已經在回京的路上了。”嚴成錦說道。
大殿中,
大臣們詫異相互張望,一陣私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