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心中狂喜:“本宮知道,印得不錯,不過,老高,為何著名是村上負心郎?”
嚴成錦耐心解釋:“這是為了避免被倭人認出來,不能顯露是大明太子畫的,會出大事。”
朱厚照黑著臉,掐著嚴成錦的脖子:“本宮是說,為何要叫負心郎,你當本宮不識字嗎!”
“殿下想叫什麼?不過,已經印了一萬冊,殿下最好不要隨意改名字,否則,倭人會以為換了作者。”嚴成錦解釋道。
朱厚照仔細想了想,道:“本宮就要叫小朱秀才郎,別想嚇唬本宮。”
事實上,嚴成錦隻印了三本,名字還是可以改的。
“臣去上早朝了。”
朱厚照把漫畫揣進懷裏,喜滋滋地道:“本宮也去上課了。”
早朝,
嚴成錦站在大殿中,如同湊人數的工具人一般,靜靜聽著。
無非又是哪裏發洪水了,哪裏鬧大疫了。
歸結起來,隻有三件重要的事。
第一件,王守仁在鬆江府剿殺倭寇,暫無消息。
第二件,西北修長城,入冬了,混凝土難以調用,工期延長,隻修了百餘裏。
第三件,海南的開荒進度,暫無消息。
之前,收到許進忠的開荒與圖,隻開完了瓊州府,如今船沒了,徹底沒了消息。
聽完各部的啟奏後,弘治皇帝道:“今日且先如此,退朝吧。”
陛下憂心八艘大船和鬆江府的倭寇,無心聽政。
李東陽欲言又止,最終還是沒說出來。
出了大殿後,謝遷問:“李公有事,剛才為何不說?”
“誒,是私事,愚弟之子守孝期滿,來京城投奔愚兄,愚兄收他為義子,想請乞陛下,準許他入國子監為監生。”
李東陽慚愧道。
如今陛下心中煩擾,怎麼能為一己之私,再徒增陛下的煩惱。
謝遷點點頭:“此事確實不好提,還不如讓旁人提起。”
自己提就顯得臉皮太厚了,他們都是注重名節之人。
李兆蕃不是李東陽的親子,是繼子。
若也享受李東陽的恩蔭,有種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感覺。
言官稍做文章,也可說成以權謀私。
可李東陽又答應了死去的弟弟,要好好照顧侄兒。
李東陽眉頭一蹙:“找別人提,誰?”
謝遷抬頭示意,李東陽順著他的目光看去,工具人嚴成錦正好走過。
“成錦!”
嚴成錦正要回都察院複習大明律。
大明律法好,每次複習都有新的感悟。
但他卻聽到後頭響起老父親搬慈祥的聲音。
微微轉頭,看見了李東陽和謝遷哥倆,堆著笑意,不懷好意地走來。
他有些提防道:“二位大人找下官?”
李東陽歎息一聲:“有一事,想你幫本官向陛下提一句,就算不成,本官也會感激你。”
聽完他說後,嚴成錦嘴角微微一扯,又多了個大舅哥?
史料記載,李東冥死後,李東陽過繼了李兆蕃當兒子。
李東陽實在太正直了些,國子監名額眾多。
以他的權力,向祭酒拋個眼神,就辦完了。
何必煩擾陛下?
“此事舉手之勞。”嚴成錦繼續道:“不過,學生最近恐有血光之災,還請到時候,老師能出手相救。”
李東陽和謝遷相視一眼,八成是和太子闖了什麼禍端,還沒被陛下發現。